【酒泉镇潘宅】
洪水退去后的潘家大宅,几个穿着绸衫的地主乡绅聚在厅堂,个个面色不虞。
“潘爷,本来咱们联手,趁着粮荒,怎么着也能狠狠赚上一笔!谁承想半路杀出个常威!”一个瘦高个地主捶着桌子,咬牙切齿。
另一个胖乡绅接口抱怨:“就是!他倒好,强买强卖,直接把您老的仓整个给端了,他是做足了好人!现在市面粮价被打回原形,咱们手里压着的货也烂在手里了!这生意还怎么做?”
潘老爷坐在主位,脸色阴沉,他摆摆手,打断了众人的牢骚:“行了行了!都别他妈鼠目寸光了!那姓常的是什么人?手握兵权,大帅义子!你们联名去奉天告状,有个屁用?告动了吗?还不是泥牛入海!”
又一士绅接口:“狗屁的大帅,他张作霖还不是让吴大帅打的屁滚尿流,我看呐他蹦跶不了几天啦!说不定明年就……”
他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明的算计,压低声音:“住嘴!不该说的话别他妈乱说!有这闲工夫,不如想想正经路子!这场大水过后,多少良田成了涝洼地?那些泥腿子,要钱没钱,要粮没粮,拿什么整治这些地?到时候,还不是得指望咱们?咱们现在要做的,是趁机低价收地!等过两年地养好了,那就是下金蛋的母鸡!”
【山海关守备旅部】
与此同时,常威正与参谋长朱二筒对着地图商议。
“老朱,灾后出现的那些涝田,你派人去摸底,按市价,尽量收到咱们山海关关税署守备旅的名下来。”常威手指点着地图上几处标注的区域。
朱二筒有些不解:“旅座,咱们是当兵打仗的,收这么多田地干什么?这……这不成了地主了?”
常威哼了一声:“地主?咱们不当,自然有人抢着当!你不收,潘扒皮那帮人就会像闻到腥味的苍蝇一样扑上去!等土地都集中到他们手里,老百姓都成了他们的佃户,就真得任他们拿捏了!土地兼并这玩意儿,历朝历代都是祸乱的根子!必须掐死在萌芽里!”
他顿了顿,继续部署:“还有,以工代赈搞得怎么样了?”
朱二筒连忙汇报:“按您的吩咐,已经从周边灾区招募了三千青壮,登记造册,暂时编入‘夜鹰工程团’。现在主要任务是挖排水沟、修复道路、加固河堤。每人每月发三块现洋,一天管两顿饱饭,士气很高!”
常威满意地点点头:“这就对喽!你直接拉他们当兵打仗,他们可能不干。先让他们进工程团,有饭吃,有钱拿,习惯了集体生活,感受到了咱们的仁义,以后择优往部队里补充,不就水到渠成了?这叫兵源、劳工两不误!”
“对了,”常威想起更重要的事,“涝田收购过来后,立即从任家镇咱们的老底子里,调几个可靠懂农事的掌柜过来打理。同时,在山海关周边几个县城、大镇,以关税署或咱们商号的名义,把粮行开起来!粮食这一块,必须给我牢牢控制住!现在就开始,秘密屯粮!”
朱二筒吃了一惊:“屯粮?!旅座,敢问……准备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