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取死之道?(2 / 2)

“你们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个人的恩怨,在团队利益面前,必须放下!”

接着,大师逐一批评了其他人。

马红俊在战斗中的懒散和魂力控制不足,宁荣荣在危机时刻暴露出的、将队友下意识推出去挡刀的大小姐本能,奥斯卡在高压下制作香肠速度跟不上消耗的短板……都被一一指出。

然而,当轮到唐三时,大师的语气明显缓和下来,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引导:

“小三作为团队的控制核心和实际指挥者,在巨大的压力下,能够保持基本清醒,尝试调动全队力量,战术思路总体清晰,决断力也值得肯定。

当然,在对于局面的瞬息万变把握,以及对部分队友的极限能力和即时状态预估上,还存在经验性的不足。这需要更多的高强度实战来积累。”

同样是未能完美执行战术,凌千月和朱竹清被批为“不信任团队”、“个人主义”,而唐三的失误则被轻描淡写为“经验不足”。

同样是个人情绪,朱竹清的冷漠被严厉斥责,而唐三内心深处因小舞与林海亲近而产生的烦躁和较劲,却被大师无意或有意地忽略了。

这种区别对待,像一根细刺,扎在其他队员心中。

马红俊忍不住小声嘀咕:“说那么多有啥用,林海那家伙根本就是个怪物,他那身乌龟壳怎么打都打不破,力气还大的吓人……”

这话如同引线,点燃了唐三心中压抑的某种情绪。

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阴霾,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自以为是的评判:

“他的力量,确实强得超出了常理。魂尊级别,拥有这等防御与攻击,若非身负顶级魂骨,便可能是借助了某些外物,甚至……是修炼了某些透支潜力、戕害自身的邪门秘法。此种力量,即便一时强横,也如无根之萍,根基不稳,未来境界突破之时,必遭反噬,乃至心魔入侵。”

他下意识地用自己来自唐门、对“正统”功法的认知框架,去套用和评判林海那超出他理解范畴的力量。

玄天宝录中记载的种种邪功异法的描述,在他脑海中闪过,让他轻易地给林海那纯粹而强大的力量,蒙上了一层“可能不正”的阴影。

大师点了点头,看似公允地补充:“魂师之道,漫长而艰险。根基之稳固,心性之锤炼,远比追求一时之强大更为重要。执着于力量本身,甚至不惜触碰禁忌,走捷径,求速成,或许能风光一时,但终究是歧途,未来难免坠入深渊,害人害己。”

这话看似提醒所有人,但在当前语境下,无疑将林海的力量与“歧途”隐隐挂钩。

弗兰德皱了皱眉,想说什么,他亲眼见过林海,那少年魂力凝实,气息沉稳,并无任何虚浮或邪异之感。

但出于对老友理论的尊重,他最终还是没开口。

唐三听着大师的话,看着垂头丧气的队友,再想起林海在擂台上碾压般的姿态和小舞看向林海时那毫无保留的信任眼神,一股混合着嫉妒、不甘和某种“卫道”般的情绪在胸中涌动。

“若他的力量真的来路不正,若他将来危及到伙伴,或者阻碍了老师理论的证明……”一个冰冷的念头在他脑海中成型,“那便是取死之道了。”

“取死之道”这四个字,出自玄天宝录,代表着唐门弟子对敌人最严厉的评判。

唐三在此刻,已然凭借自己的猜测和一套不同于这个世界的标准,为林海划下了一道清晰而危险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