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训的日子,如同在熔炉中锻造。
大师玉小刚的手段简单、直接,甚至可以说是残酷——极限压榨体能,强制协同协作。
每一天,史莱克七人都在挑战着自身的生理与心理极限。
效果是显著的,那些曾经明显的隔阂,在日复一日的汗水、疲惫和共同的“受苦”中,似乎被强行磨薄了一层,至少表面上,他们开始像一支队伍了。
然而,在这看似“公平”的艰苦锤炼之下,大师在实际训练的执行细节和评价标准上,那细微却顽固的“双标”开始愈发清晰地显现出来。
当戴沐白与朱竹清在扛举巨型原木穿越复杂障碍时,因为沟通不畅和信任不足,步伐产生细微偏差,导致原木失衡滑落,不仅任务失败,还砸毁了一处训练设施。大师会面色铁青,将两人单独拎出,进行长达半小时的严厉训斥。
“戴沐白!你的沟通方式只有吼叫吗?作为强攻系,你是团队的盾牌,更是串联的节点!朱竹清!你的眼里只有前方的目标吗?队友的节奏和状态,你是否关注过?你们两个人的问题,不是能力问题,是态度问题!是根本性的团队意识缺失!”
大师的批评如同重锤,将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于两人的“态度”和“意识”。
而当唐三在一次模拟敌方魂技干扰的复杂地形穿越指挥中,过于追求速度,误判了马红俊在持续负重下的体能临界点。
下达了超越其能力的指令,导致马红俊在攀爬湿滑岩壁时力竭脱手,险些从数十米高处摔下,幸亏下方的戴沐白反应及时将其接住,才免于重伤。
面对这次明显的指挥失误,大师的反应却截然不同。
他先是查看了马红俊的情况,确认无大碍后,对唐三说道:
“小三,你的战术意图是积极的,是为了在模拟的高压环境下锻炼团队的极限应变和执行力。
这次的问题,主要在于你对队员个体差异和实时状态把握的精细度还有所欠缺,这是指挥经验积累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他将指挥失误轻描淡写地归结为“经验问题”。
随即,他又转向戴沐白:
“沐白,你作为团队中身体素质仅次于唐三的强攻系,对队友的极限应该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你应该更主动、更明确地向小三反馈胖子的状态,辅助他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团队协作,信息共享至关重要。”
巧妙地将部分责任引导到了戴沐白“信息反馈不及时”上。
这种区别对待,让戴沐白沉默地握紧了拳头,朱竹清的眼神愈发冰冷,宁荣荣暗自翻了个白眼,马红俊虽然惊魂未定,但心里也涌起一股委屈,只是不敢言说。
奥斯卡则一如既往地低下头,掩饰着眼中的复杂情绪。
凌千月将这一切清晰地看在眼里,心中对大师所强调的“公平”和“团队”打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她越发觉得,这个团队的核心,存在着一个以唐三和大师为中心的、不容置疑的评判体系。
在这个体系内,某些人的错误可以被宽容地视为“成长代价”,而另一些人的失误则会被上升为“原则问题”。
这也是她始终难以真正融入的原因之一,她无法完全认同这种隐含的等级划分。
一次深夜,马红俊因白日训练消耗巨大,腹中饥饿难耐,又受不了干粮的乏味,便偷偷动用魂力,催动邪火,将抓到的两只野兔烤得外焦里嫩,想偷偷打打牙祭。
不料火焰的气息和肉香引来了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