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以贪治明 > 第206章 于家的除夕

第206章 于家的除夕(1 / 2)

于慧的话,有点说不下去了...

他不会撒谎,从小就不会。

县学的藏书其实不多,毕竟在这嘉靖年间,甭说宛平这种京县。动不动就要负担高达90%的财政上缴;动不动就要负担各路监局的摊派...

就是没有这些压力,在地方财政主要由土地产出供给的明代。随着土地兼并加剧,不纳税土地越来越多,这各地府县的财政只会此消彼长地发生对应减小。

而县学,本身就有教授、训导的人力支出,还有朝廷规定的廪膳支出。若不是有朝廷对官员考评中,重视文教成绩这一利益驱使。

县学这种赔钱衙门,不被县衙直接抛弃,那都得烧两柱高香,感谢知县仁义了。如何能有财政倾斜,以补县学书藏。

于老爹缩在炕角,他吃得最快,也吃得最少。

默默旁观的于老爹,看出了于慧这报喜不报忧的谎言,却不忍心戳破。

于老娘不知道看没看出来,但表面上,于老娘面露笑意,开口便是斥责:

“别总惦记着看书,难得休息,就先好好休息。休息好了,等到开春,你还要回来帮你爹他们,去河渠上做做工。不然连笔墨钱,都凑不齐了!”

开春之时,亦是春灌之机。

水渠也需要修正,以确保水资源能够相对平等地浇灌到每一处农田。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说法。

现实是,每年开春之时,就是各乡、各村的“人力大比武”。“抢水”的事,在后世都不少见,更别说在这生存更加艰难的大明。

于老娘说的去河渠做工是假,去河渠那边,充人头、壮声势是真。

为了确保有足够的水,万全的大户们每年都会花点小钱,雇这乡中青壮,保水抢水。

“诶,孩儿知道。到时候孩儿会和先生提前打好招呼的。”

于慧说完这句话后,两个弟弟也吃完了各自面前的稀粥。

若是平常时日,这会也就该散了摊子,各自回房歇息了。可除夕夜,要守岁...

富贵人家,可以吃吃喝喝,热热闹闹地守岁;城中之人,亦可以在这宵禁解除的日子里,走街串巷,体验难得的松快。

而在这万全乡中,屋外是一片漆黑。

今年收成不好,乡民们的手里自然也没有闲钱去买什么哄小孩的吃食、糖块。便是那大户家,鞭炮的声音都比往年弱了许多。

眼见气氛略显沉寂,于慧忽然起身,拿过自己的包袱,并从中掏出卷纸。

那是他在县学抄的《论语》,字迹比以前工整了许多,连先生都夸过他“笔力渐稳”。

于慧本想给爹娘念两段,算是孩儿向父母汇报成果,也能打破这屋内令人心焦的沉闷。可听着灶间柴火噼啪的声响,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知道,爹娘听不懂“君子务本”,只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这是张秀才家孩子扔的,我捡回来泡了泡,还能写。”

于老爹看出了于慧的想法,也起身找起了事情,或者叫话题。

只见他从炕边摸出个布包,从里面摸出半截断墨和几张废纸。他把断墨塞进于慧手里:

“这东西,你应该能将就着用用。”

于慧接过这截断墨,墨锭边缘的毛刺硌得手心发疼。这粗糙的半截墨锭,让于慧想起了在县学里见到的徽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