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一看,瞧一瞧咯!安民厂招工咯!”
“招工!招工!大量招工!日薪三十文,年满十四者,速来报名!”
在李斌去信各方,想法协调雕工的同时。十队来自京畿二县的衙役,正敲锣打鼓地举着写有“安民厂大量募工”的幡巾,浩浩荡荡地开出了京师内城。
如今已是腊月二十二,距离除夕还有一周。
小年的氛围,悄然出现。
各班各衙,也逐步进入了停案封衙的节奏。城中的布店肉铺,客流量也渐渐多了起来。
至于那些往“贵胄”坊里送年货的板车,亦是络绎不绝。
在这样一个略显尴尬的时间点上,李斌清楚,这漆雕作坊,哦不,工厂的事。真正开工启动,只能等到明年了。
按理说,现在他不需要这么早得开始招募流民。
但只要一想到,在这阖家团圆的除夕夜里,那些在外城受寒忍饥的流民们。不仅要受这肉体上的苦楚,还要承受精神上,对未来充满迷茫的折磨。
李斌便于心不忍。
被定名为安民厂的漆雕工厂,核心工匠与辅助杂工、学徒工的人数配比,大概在1:7左右。
提前招募起这2100人的勤杂工,解决得不仅是这2100人的生计。更是他们身后,小近六七千人的民生。
不算大匠、核心工的工钱,仅仅是勤杂工,月人力开支就高达1890两。这显然,不是宛平财政如今能够负担的。
为了确保资金流转正常,李斌不得不干起“强买强卖”的勾当:凡安民厂雇工,皆要在京师有落脚之处。
换而言之,想报名进安民厂做工,就要先从县衙手里租一住处。
外城民居,年租金通常在一两银子上下,算上二分利,每月租金为一百文左右。这租金,由安民厂从其工钱中代扣代缴。
这样一来,每月县衙实际需要支付的工钱就会降至1680两。折粮米发放,即为2400石。
压力骤减!
同时,外城民房的租户,工作受制安民厂背后的县衙;租金缴纳更是直接从工钱中划扣的做法,也让这“应收债款的信用等级”,瞬间从“次贷”,升级为了“住宅抵押贷”。
违约风险大大降低后,契书合约的转卖一事,此时也更好操作。
当然,若是卖掉这些债权,那县衙的月人力支出也会恢复原价...
约谈京中钱庄掌柜,发卖契书债权;会见四川、湖广等地行商,协调生漆、朱砂等原料采买。
为进一步节约成本,启动项目。
李斌再次COS起了后世的“无良总包”,给这些行商们玩起了垫资的把戏。但李斌多少是个有良心的。
每期货款,先付30%的前期款,尾款则到该批货物交付后,再行支付。
与后世那些二包、三包们一样,纵使这些行商对李斌要求他们垫资,先发货后结款的举动,恨得牙痒痒。
但因不舍这大量采购的庞大利润,商人们不得不硬着头皮签下了契书。
在做完这一切后,时间来到嘉靖二年的除夕。
下午,在县衙内停案封衙,并抬出两大口银箱,给宛平上下发出一份新年红包,并安排好年节时快壮值班事宜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