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非遗纪元:我的非遗传承帝国 > 第259章 “非遗学堂”的升级

第259章 “非遗学堂”的升级(1 / 2)

沈砚心站在“教学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的窗前,望着楼下街道川流不息的车灯。飞行检查带来的震慑效果正在逐步显现,全国校区的课程质量有了显着提升,那些浮夸敷衍的讲师和劣质材料几乎绝迹。但她也清楚,这种依靠外部强压的“合规”,根基是脆弱的。风暴过后,若没有新的生命力注入,土壤依然可能再次板结,甚至滋生更隐蔽的应付与敷衍。

她想起在检查途中,遇到的一位年轻讲师。那女孩并非故意敷衍,而是自身对扎染的理解就停留在皮毛,只会照本宣科几个固定花式,面对学员稍深一点的提问就捉襟见肘。当沈砚心指出她技法中的谬误时,女孩脸上露出的不是羞愧,而是茫然和无措。那一刻,沈砚心意识到,问题不仅仅在于清除“烂苹果”,更在于如何培育出更多“好苗子”。

现有的、零散的师资培训,已经无法满足一个庞大且要求日益提高的体系。必须建立一个更系统、更专业、更具传承力量的机制。

这个想法,在她心中酝酿已久。随着飞行检查暂告一段落,内部整顿进入深水区,她认为时机成熟了。

她将自己的构想整理成一份详尽的方案,命名为《“非遗学堂”体系升级规划》,直接提交给了林砚和周锐。

方案的核心,是将过去依附于业务部门的、非正式的师资培训,升级为一个独立的、体系化的内部教育机构——“非遗学堂”。它不再仅仅是讲师上岗前的“培训班”,而是一个致力于培养新时代非遗传承与推广人才的“摇篮”。

“我们要培养的,不仅仅是能教课的‘老师’,”沈砚心在方案阐述会上,面对林砚、周锐和几位核心管理层,目光沉静而坚定,“更是真正理解非遗内核,具备扎实技艺功底,并能将其精神与美感有效传递出去的‘薪火传递者’。他们既要是传统的守护者,也要是创新的探索者。”

她详细解释了“非遗学堂”的架构:

1.三级认证体系:

·初级认证:面向所有新入职讲师及有志于此的爱好者。重点考核基础技法的准确性、教学流程的规范性、以及对公司文化和合作伦理的理解。通过者,方可获得在校区授课的资格。

·中级认证:面向有多年授课经验、表现优异的讲师。除了技艺的精深度,更侧重考核其课程设计能力、引导学员进行个性化创作的能力,以及对非遗文化背景的深入理解。

·高级认证\/传承导师:这是最高级别,名额极其有限。获得者不仅需要在某一技艺领域达到近乎大师级的精湛水准,还需具备极强的理论总结和教学传授能力,有潜力成为该领域的权威和标杆,甚至参与制定技艺标准。他们将肩负起培养中级、初级讲师的重任。

2.荣誉导师制度:

沈砚心提议,正式聘请李阿婆、张清远、陈继明、王铁山等核心传承人,担任“非遗学堂”的荣誉导师。

“他们不是挂名,”沈砚心强调,“他们将定期来到学堂,开设‘大师课’,亲自示范、讲解技艺的精髓与背后的文化故事。他们的眼光、他们的手感、他们对手艺近乎偏执的敬畏,是任何标准化教材都无法替代的活态灵魂。我们要让每一位讲师,都有机会近距离感受这种‘源头的力量’。”

3.课程与研发:

“非遗学堂”将设立专门的教研中心,负责研发和迭代各级认证的标准化课程模块。同时,鼓励获得中、高级认证的讲师,在标准技法库的基础上,开发更具个人风格和创意的专题课程,经审核后,可纳入“个性化课程库”,面向更高阶的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