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寻找“掌舵人”(2 / 2)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似乎是在回忆这个名字。“‘非遗纪元’?我知道,做非遗大众教育的。”徐薇的语气听不出喜怒,“有什么事吗?”

林砚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天工集”项目的愿景和构想,并正式向她发出邀请,希望她能出任品牌的创意总监和cEo。

听完林砚的叙述,徐薇并没有直接拒绝,而是轻轻笑了一声,那笑声里带着一丝洞悉世事的了然和淡淡的嘲讽。

“林总,你的理想很动人。但是,把非遗包装成奢侈品?这是一个美丽的陷阱。”她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清晰而冷静,“我见过太多试图将东方元素生硬塞进西方框架里的失败案例,最终变得不伦不类。非遗技艺很美,但它们背后的文化逻辑、使用场景和现代奢侈品所要求的‘日常奢华感’存在天然的鸿沟。这不是请一个有名气的设计师就能解决的问题。这需要从根本上理解两种文化语境的本质,并找到那个几乎不存在的融合点。”

她顿了顿,给出了一个近乎拒绝的回应:“我很欣赏你的勇气,但很抱歉,我目前专注于自己的创作,对加入任何一个商业项目,都没有兴趣。”

林砚的心沉了一下,但她没有放弃,追问道:“徐薇老师,请问要怎样,才能让您相信,我们是真的有志于、并且有可能找到那个‘融合点’?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设计师,更是一位能与我们一起定义这条新航路的同行者。”

电话那头又是一阵沉默,这次更长。然后,徐薇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挑战的意味:

“好吧,林总。既然你如此坚持。我给你一个机会,也给你们团队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我下周三会在北京看一个私人展览,只有一个下午的空闲。你可以带着一件你们认为最能代表‘非遗技艺具备登顶奢侈品殿堂潜力’的作品来见我。”

“记住,只有一件。我要看的,不是简单的工艺品,也不是打着非遗旗号的现代设计。我要看到的,是那种能让我眼前一亮,甚至心头一震的——‘灵魂’。是技艺、美学与文化深度完美融合后,所迸发出的、无法被复制的独特魅力。”

“如果它不能说服我,那么,我们就不必再浪费彼此的时间了。”

说完,不等林砚回应,徐薇便挂断了电话。

听着电话里的忙音,林砚握着手机,久久没有放下。窗外,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她知道,徐薇出的不是一道简单的考题,而是对“天工集”项目核心理念的一次终极质询。

找到“掌舵人”的第一步,就是必须通过这场近乎苛刻的、关于“灵魂”的考验。

第104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