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又是一阵沉默,只能听到轻微的呼吸声。几秒钟后,马总监的声音再次响起,语气明显郑重了许多:“周总,你这话倒是实在。这样,你现在方便的话,直接来我办公室一趟,带上你们的详细方案和那个…苏绣大师的资料。我们当面聊。”
“半小时后到!”周锐没有丝毫犹豫。
挂掉电话,周锐猛地站起身,抓起外套和早已准备好的文件袋:“吴薇,跟我走!孙磊,继续跟进其他线索,不要停!陈芳,准备一旦场地确定,立刻启动物料转运预案!”
他几乎是冲出办公室的,吴薇小跑着跟上。车子在杭州傍晚的车流中穿梭,周锐紧握着方向盘,眼神专注。他知道,这只是拿到了一个谈判的机会,远未成功。
在马总监的办公室里,谈判进行得异常激烈。马总监对“非遗纪元”的项目表现出了兴趣,但也指出了园区的实际困难:短期内的安保、保洁、电力增容等都需要额外协调和成本。
周锐展现出了他狼性的一面,既寸土必争,又懂得适时让步。他在租金上没有过多纠缠,但坚决要求在合同中加入优先续约权和排他性合作条款(针对同类非遗体验项目)。对于园区提出的额外费用,他同意承担大部分,但要求园区必须在宣传上给予最大程度的资源倾斜。
“马总监,我们是来做长期事业的,不是一锤子买卖。我们希望把这里打造成杭州非遗文化的一个地标性据点。今天的雪中送炭,我们‘非遗纪元’和所有受益的传承人,都会铭记在心。”周锐最后的话,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真诚。
看着周锐布满血丝却依然锐利的眼睛,以及他带来的、关于张清远师傅和线上预热火爆数据的详实材料,马总监终于点了点头,伸出手:“周总,预祝我们合作愉快。我马上让人走绿色通道,今晚就把合同定下来!”
当周锐和吴薇走出文创园时,杭州已是华灯初上。连续几十个小时的高度紧张和奔波,让周锐感觉脚步有些虚浮,但胸腔里却燃烧着一团火。
他立刻在核心团队群里发了一条简短的信息:“场地已定,城西‘东篱文创园’,A1展厅。危机解除。”
几乎是在信息发出的瞬间,林砚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她的声音里带着如释重负的欣慰:“辛苦了,周锐!”
沈砚心也发来消息:“太好了!我立刻通知几位老师。”
云南办公室那边,似乎能听到隐约的欢呼声。
回到临时办公点,团队成员们虽然疲惫,但脸上都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兴奋和喜悦。周锐看着他们,沉声道:“别高兴太早,硬仗才刚刚开始。接下来三天,我们要把这个新场地,布置得比原计划更出彩!要让所有来的学员觉得,因祸得福!”
极限救援,成功了。但战斗,远未结束。
第64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