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神秘造势。从明天开始,在咱们的社交媒体账号发一组‘即将开启神秘魔法实验室’的悬念海报,只给局部特写——比如染缸的一角、捆扎的绳索、李阿婆的手部特写,配上‘古老密码,即将重启’之类的文案,勾起好奇。
第二波,人物故事。在课程开始前一周,发布精心剪辑的李阿婆人物短片,重点展现她的坚守、她与扎染一生的羁绊,打‘情怀’和‘匠心’牌,建立信任和情感共鸣。
第三波,课程引爆。开课前三天,正式发布课程预告片,展示‘栖心’工作室的优美环境、课程亮点、以及最终可能诞生的美丽作品,明确报名时间和通道,直接引导转化。”
她看向沈砚心,补充道:“沈老师,人物短片和课程预告片的脚本和画面,我会先给您审核,确保对技艺的表述绝对准确。”
沈砚心微微颔首,对赵小满主动提出审核表示认可。
“价格策略。”林砚抛出最后一个,也是极易引发争论的议题,“大家什么意见?”
周锐率先开口:“考虑到场地、物料、李阿婆的差旅和课时费,以及我们品牌初期的市场渗透目标,我建议定价在199元\/人。这个价格门槛不高,利于快速满员,形成市场声量。”
沈砚心立刻反对:“199?这甚至不如一节普通的绘画体验课。扎染所蕴含的手工价值、时间成本、文化内涵,远非这个价格所能体现。定价过低,会让用户潜意识里轻视这项技艺。我认为至少应该在399元。”
周锐皱眉:“沈老师,首战目标是验证和引流,不是赚钱!价格太高会吓跑潜在用户!”
“我们需要的是认可其价值的用户,而非贪图便宜者。”沈砚心寸步不让。
会议室的气氛瞬间有些凝滞。
林砚沉默片刻,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脑中飞速计算着成本和市场接受度。片刻后,她抬起头,目光坚定:“定369元。”
周锐和沈砚心都看向她。
“这个价格,低于沈老师的心理底线,但远高于周锐的引流价。”林砚解释,“它明确传递一个信息:我们提供的不是廉价娱乐,而是一次有独特价值的文化体验。它具有一定的筛选作用,能吸引到真正对我们感兴趣、愿意为品质付费的用户群体。这更符合我们长远的品牌定位。首场课,我们不追求绝对满员,但要确保来的都是‘对的人’,能形成高质量的口碑传播。”
周锐深吸一口气,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吧,你是cEo,你定。但我需要评估这个价格下的报名情况。”
沈砚心对这个折中价格,虽然觉得仍偏低,但也表示了默认。
“好,那就这么定了。”林砚在白板上写下最终决策,“场地:‘栖心’。课程设计:按沈老师方案。宣传:按小满三步走。定价:369元。各自明确任务,散会后立刻执行。”
会议结束,四人迅速投入各自的工作。周锐开始打电话敲定场地细节;沈砚心带着赵小满开始核对物料清单,并进行“助教”培训;林砚则开始构思课程开场的主持稿,并着手联系可能的媒体资源。
小小的隔间里,键盘敲击声、电话沟通声、低声讨论声交织在一起,如同一支忙碌而充满希望的协奏曲。首场线下课的倒计时,正式开始了。
第41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