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分币?”
“然也。”刘骏颔首,“仿照钱币形制,但不用金铜等贵金属。改用特种纸张为材,由淮安工坊统一印刷,再配上特制图案花纹,以防假冒。”
“其币按代表工分多寡,印刷为不同大小、纹饰,明确标注‘百分’、‘十分’、‘伍分’等面额。”
“民夫每月,按劳发放相应面额的工分币。他们持此币,便可至淮安名下‘供销社’直接换取米粮盐布。”
“如此一来,可省去大量书写核算时间,发放、兑换、流转皆便捷无比,亦难篡改伪造。同时又可建立境内供销体系,可谓是一举多得。”
现代建国初期,就是用的这套体系。刘骏觉得,这套体系刚好可以完美套入徐庶的建议中,实现纸币代钱的暗箱操作。
如此一来,在内,他用自印的钱币,在外,则用金属货币。岂不是一分钱能当几份花?
这套方案,理解起来并不难。
徐庶眼中闪烁着震惊、难以置信的光芒:什么工分币,这不就是妥妥的私铸钱币吗?
亏他还特意想避开这个忌讳。没想到主公胆子这么大。
不过,大汉自身难保。只要淮安没有明着铸钱,想来也无事。
“主公英明,工分币自然极好,只是纸币当用何种材料为佳?以现有的纸质,怕是难当大任。”
刘骏成竹在胸,笑道:“此事我已有定计。返回淮安后,与办报之事,一并处置不迟。”
刘骏很早就想着办报纸。为达到这个目的,一直以来,他都在寻找可以大量制造合格纸张的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还真让他找到了几种刷视频时看到过的特种纸张制作方法。只是近期事忙,一时没有将资料整合。
之前做出的宣纸虽好,但产能不高,只能当成高价值商品对外销售。
直到最近,他才终于找到可以大量生产优质纸张的方法。
那为何此事要拖这么久?
只因从脑中提取知识,就像大海捞针,不仅耗时,还十分的枯燥。
虽然他可以“检索”,但要在茫茫记忆星海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依旧很磨人心性。
刘骏只能不时的进行一次记忆复苏,以免自己被早已遗忘的旧事侵扰而导致精神崩溃。
种种念头刚在心中划过,徐庶突然说了句:
“主公,既然此币可流通,何不更进一步?直接设立您曾描述过的‘官方银行’?”
“哦?官方银行?”
刘骏心中一动,现代的许多东西,他都跟徐庶说起过,目的就是想通过这个聪明人的脑子,看看能不能将这些东西落实到淮安的现行体系之中。
以刘骏自己的知识储备,许多东西他都一知半解,有心想套用,也是无从下手。
如今闻言,他不由得心中暗赞,果然不愧是三国顶级的聪明人。事才冒头,他就想到了后继。
“此事可行。”刘骏方一点头,一个“调皮”的想法从脑海中冒了出来。
他倒想看看,这古代人知道银行的存在,他们能玩出什么花来。
于是他便笑问道:“不知元直可有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