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庶早已拟好章程。只是条例繁杂,并未带在身。若主公想看,须移步回城。”
刘骏望了眼忙碌的港口,颔首道:“也好。”
一行人,匆匆回城。
不多时,徐庶从值房中取回早准备好的章程。
“主公请看。”
刘骏接过,仔细阅读。
徐庶呈上的文稿颇为详尽,不仅阐述了“工分制”的核心理念,更细化到了具体的执行流程、账目管理、兑换标准以及防止舞弊的监察措施。
“工分以‘工票’形式发放,”
徐庶指着文稿解释道,“按劳动强度、技艺要求、完成工时核定。设立‘工分兑换所’,凭工票可换取粮、盐、布、瓷器、纸张等物。兑换所物资由商务司统筹,平价进出。”
刘骏闻言,脸色古怪的看了眼徐庶,要不是知道眼前之人真是古人,他都有点怀疑他是名穿越者了。
这工票不就是粮票吗?
徐庶最后补充:“此外,我等还需发告示言明,工票仅在淮安治内流通,乃雇工换物凭证,并非钱币。”
刘骏点头:虽然大汉快完了,但铸币权,最好还是别轻易明着碰为好,省得留人把柄。
刘骏快速浏览完章程,眼中赞赏之色愈浓。
徐庶不仅理解了他的意图,更将许多他尚未考虑周全的细节一一补全,尤其是监察与防伪,考虑得极为周到。
“善!大善!”刘骏合上文稿,“即刻依此策筹备。元直,此事由你总领,糜竺从旁协助,务必尽快推行。”
“属下遵命。”徐庶躬身领命。
“还有,雇佣江东工匠之事,准了。给糜竺去信,让他不惜重金,尽快网罗熟练船匠与水工,速速送来广陵。”
凭空多出无数钱来,心里有底,刘骏下了决心。钱就要花在刀刃上,水军基地的建设速度至关重要。
一旦广凌港完工,进可攻江东、淮南等地,退可防日后不敌曹操时,给自己留条后路。
此外,据线报探知,袁术似对淮安有所图谋。只是暂时还没彻底占领淮南,所以才没动作。
数年前,刘骏恶了袁术,更是反杀了他的心腹大将纪灵。两家迟早有一战。
之前淮安在徐州腹地,袁术无可奈何。如今他占领广陵,淮安已直面其兵锋。
以淮安之富,必定受其他诸侯窥视。
陆路有刘备这冤大头当挡箭牌,水路却不得不防。
淮南袁术,江东孙策,皆不是易与之辈。
收起思绪,刘骏脚步一顿,转过身来。
“元直,你方才所言工票,可是以纸张记录,人工核验发放?如此,此非多耗人力物力?且容易造假?”
徐庶微微一愣,随即答道:“正是。虽设有防伪印记并专人登记造册,然确需大量书吏,且日久难免磨损、遗失,乃至作伪。”
刘骏嘴角勾起一丝笑意:“我有一法,或可解此弊端。”
“我等何不特制一种‘工分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