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再升一级(2 / 2)

他们恭敬地将华佗一行引至侯府。

这举止令华佗精神为之一震。

虽然他名声在外,但在权贵眼中,他就是个看病的,礼遇有,但恭敬看重,那是半分也没有。

更为难得的是,刘骏闻讯,竟亲自迎出门来。

“华先生!骏久仰神医大名。今日得见,实属淮安之幸,万民之福啊。”

刘骏执礼甚恭,毫无架子。

华佗还礼,不卑不亢:

“山野之人,当不起侯爷如此盛赞。途经贵地,听闻侯爷仁政,更设招贤馆广纳百工医者,特来一观。”

厅中落座客套饮茶一会,眼见气氛适宜,刘骏开门见山道:

“先生医术,活人无数,可谓功德无量。骏有一请,万望先生斟酌。”

“侯爷请讲。”

“我欲在淮安设立医学院,仅差一高人主事。”

“骏欲请先生为院正,传授先生济世活人之术。先生所需,淮安必全力供给。

如此,先生只需专注医术,教书育人,着书立说,将先生毕生心血,传于后世,泽被苍生。”

刘骏目光灼灼,“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广收门徒,开宗立派?

华佗端着茶杯的手,顿住了。

他行医半生,救人无数,深知医术传承艰难。

世家大族垄断知识,敝帚自珍。又轻视医者为贱业,实属让人无奈。

他的“麻沸散”、“五禽戏”还好。

但剖体修创等诸多手法,虽有奇效,却因离经叛道、有违“身体发肤”的圣人至理,而惹人生惧,备受排斥。

刘骏的提议,像一道光,将他心中积郁一扫而空。

一座专门传授医术的学院!由他主持,还能着书传世。

这简直是他梦中都不敢想的场景。

华佗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激荡,抬眼直视刘骏:“侯爷此言,当真?”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刘骏斩钉截铁道:“医学院一应所需,先生只管列出清单。我淮安,必倾力而为。”

华佗站起身,对着刘骏,郑重地长揖到底:

“侯爷胸怀苍生,为医道开万世之门。老朽华元化,愿附骥尾,竭尽驽钝。”

数日后,“淮安医学院”的匾额在城东新辟的宽敞院落挂起。

华佗带来的弟子和陆续投奔的各地医工,成了第一批教员和学员。

研磨药材的碾子声、背诵汤头歌诀的诵读声、华佗讲解经脉穴位的沉稳话音,开始在这座新生的学院里回荡。

华佗的归附,如同活广告。

许多被淮安优厚待遇吸引而来的各地顶尖工匠,再无犹豫。

冶铁的、烧瓷的、制甲的、造车的、修船的……甚至几个擅长水利营造的大匠,也风尘仆仆赶来。

工造监的规模一扩再扩,炉火日夜不息,叮当锤打声彻夜可闻。

王锤头那张老脸笑成了菊花,手下精兵强将云集。

在一个被严格保密的独立院落里,几座特制的黏土炉灶被砌了起来。

几个被精挑细选、签了死契的老匠人,在刘骏亲自画出、充满怪异符号和线条的图纸前,皱着眉头。

他们正在尝试打造一些由黄铜和精铁打造的怪异部件——气缸、活塞、连杆、飞轮……

蒸汽机的核心雏形,开始了它蹒跚而艰难的孕育。

至于会不会难产,谁也说不准。

(Ps:注意到有同学没看到之前发的说说提醒,再申明一下,枪炮,蒸汽机这种东西,主角会去试,但不一定能成功。不是故意压制,是没几十年研发基础材料,真做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