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控制仪,代号“混沌蝴蝶”的超级计算机内部,数据流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奔腾不息。
被接管的气象卫星如同忠诚的哨兵,将全球大气的细微脉动太平洋上的水温异常、西伯利亚的寒流动向、赤道辐合带的云团聚集.
无一遗漏地传递回这座地下堡垒。
林禹的指令已经下达:为一场即将到来的、足以“火烧霓虹”的战略级行动,计算并提供最关键的“东风”。
这不是简单的风向改变,旨在创造史无前例的火灾气象条件的宏大工程。
“首长,模型已经初始化。”
丁振的声音带着科学家特有的专注,也隐含着一丝对即将操控力量的敬畏。
“我们锁定了三个关键的能量敏感点,分别位于鄂霍次克海、霓虹海北部以及太平洋黑潮主干流区域。”
“对这些点施加精确扰动,可以像推倒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连锁反应。”
屏幕上,一个高度简化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型显现出来。
代表冷空气的蓝色巨蟒盘踞在欧亚大陆北部,代表暖湿气流的红色触手则从低纬度海域伸向东北亚。
而霓虹列岛,正处在几股力量交汇的脆弱平衡点上。
“解释干预方案。”
林禹言简意赅。
“是。”
丁振操作控制台,模型视角拉近到东亚区域
“当前,一股较强的西风带主导着霓虹上空的天气系统,这不利于火势的大规模、快速蔓延。”
“我们的目标,是在未来96小时内,于霓虹列岛西侧和北侧,构建一个持续且不断加强的高压脊。”
他指向模型中的几个点位:“具体措施如下:第一,通过部署在鄂霍次克海的无人潜航器阵列,定点释放深水能量包,扰动海洋层结,促使底层冷水上翻。”
“这一过程将吸收大量表层热量,导致该区域近地面气温异常降低,相当于在冷空气源头加注了一块更冷的冰砣。”
“第二,利用远程航空兵,在霓虹海北部特定高度,播撒经过计算的吸湿性核与冰核。”
“这将催化该区域上层大气的对流活动,促使云层提前并加剧降水过程。”
“降水释放的潜热,将如同给高空点火,进一步加强和稳定我们想要构建的高压脊。”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丁振的目光投向太平洋黑潮区域。
“黑潮作为强大的暖流,是向霓虹输送水汽和能量的主要通道。”
“我们将派遣特制的水面扰动单元,在黑潮主干流的关键节点,制造大规模、特定频率的波浪和涡旋。”
“这种扰动将增强海-气交互效率,但方向是负面的它会促使更多海洋热量以潜热形式释放到大气中层,而非低层。”
“这部分额外能量,将被我们正在构建的高压脊系统捕获利用,同时,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扰乱黑潮向霓虹输送水汽的稳定性和强度。”
林禹静静听着。
他理解其中的原理:这不是凭空造风,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妙的、微小的干预,撬动地球大气系统固有的能量,使其向着有利于己方战略目标的方向演变。
如同一个高超的棋手,在不直接移动对方棋子的情况下,通过布局和势的积累,迫使对手陷入绝境。
“这些干预的累积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