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看着三人激动又兴奋的样子,随即笑了。
“现在目标已经有了,你们说说,接下来该怎么打吧。
本王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伤亡尽量要小,推进速度尽量要快,时间尽量要短。”
张辅三人闻言,彼此对视一眼,丝毫没有犹豫。
“王爷,我们带兵,您还不放心嘛,这几个地方,尖山国、苏门答腊、那孤儿国、帝汶国,末将几个一起打!
王爷你看,尖山国小,就这么一小块地方,到时先打。
苏门答腊与那孤儿国在一起的,一起收拾需要些时间,而这段时间大军可以继续南下,攻打帝汶国。
到时大军抵达帝汶国时,尖山国恐怕都已经打下来了,尖山国这里的大军可以继续南下。
等打下帝汶国,末将保证苏门答腊与那孤儿国的战事也会结束,到时大军汇合后再去往罗娑斯!”
如今难得有战事,一打就是奔着灭国去的,哪怕是小国,但起码有仗打啊,而且那也是灭国之功。
三人完全没有任何争吵,反正人人有份。
朱高煦听后,随即肃然开口。
“既然你们有想法,那就下去整军吧,十日后大军拔营,本王等你们好消息!”
“末将遵命!”
看着张辅三人激动的下去开始准备,朱高煦随即将目光移向王玉。
“物资的事情,你下去准备好,还有刚才说的那些,你下去后立即着手开始安排。”
“王爷放心,臣这就下去布置。”
在王玉下去后,朱高煦这才看向朱瞻壑。
“我在大明这段时间,我已经听王玉他们说了,你发来的书信我也有认真看,做得不错。
今后你也不用再去看书了,看书对你的作用,已经没有多少了。
我现在给你们半月假期,这几日,你和老二可以好生玩耍,去做你们自己想做的事情。
半月之后,我会安排你们进入军营,去体验军中的生活,同时你们还需要学习各种兵策。
进入军营为其两年,你去告诉老二,要做好准备。”
朱高煦看着朱瞻壑的目光,很是欣赏,眼前的人,若是不出意外,他的大汉国基本是会交给朱瞻壑了。
作为君主,理应文武兼备,之前看书沉淀,是为了让朱瞻壑多积累,同时将磨炼性子,变得更加稳重。
去军中历练,就是要让朱瞻壑知兵,知道大军到底是什么样的,同时也是要磨练朱瞻壑的性子,只有儒雅的一面还不够,还需要有铁血的一面。
当在军中的历练完成,朱瞻圻差不多就毕业了,可以开始帮他了。
但朱瞻壑还要差最后一步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才能让朱瞻壑继承他的诸多想法。
朱高煦与朱瞻壑聊了许久,最后实在感到疲惫,才开始下去休息。
朱高煦都没有想到,自己堂堂大明汉王,大汉国国王,一天却是那么累,到了他这个程度,不是应该好好享受吗?
毕竟打了半辈子仗,他就不能享受享受了?
虽然半辈子有些夸张了,但好歹也打了几年仗。
“要是成为一个闲王就好了,哪里管这么多啊,好好享受生活不香吗?”
朱高煦不再去想,来到韦清婉这里,韦清婉已经做好了饭菜,就等着他来吃了。
吃完饭,朱高煦是一点也不想动了,躺在摇椅上,直接睡着了。
而在宫外,王玉无比头疼,一脸无奈。
“治平啊,已经跟你说了,王爷刚回来,舟车劳顿,又处理了这么多事情,你有事明日再去找王爷就是了,怎么就一定得今天呢?”
“王阁老,您的事情是解决了,但教育部的事情还在等着王爷回来拍板啊。
当初可是您说的,教育之事,拖不得,也不能拖。
这话可是传遍了,王阁老你可不能再拦在在下了。”
王阁老,这是所有人对王玉的尊称,类似于内阁首辅的称谓,虽然朱高煦并没有这样任命,但王玉总揽所有事务,可以说朱高煦之下第一人,已经算得上是了。
至于为什么不是王相,就是因为大明在朱元璋废除中书省丞相制后,谁敢再提这事?
摆明了犯忌讳,还是牵连亲族的忌讳。
陈治平其实不想和王玉说这些,他本来在定城,在得知朱高煦要回来后,就紧赶慢赶,终于是赶来了,结果还是迟了,没有能够接到朱高煦,还错过了大会议。
这些陈治平其实也不看重,但他教育部的事情,如今就等着朱高煦回来决定。
他本想进宫,结果被王玉给拦住了,陈治平是一点好脸色都没有,哪怕对方是王玉。
朱高煦确实舟车劳顿,但他又何尝不是?
从定城一路赶过来,他是一点都没有休息,自从接了教育部的事情,他就将所有精力全部放在这上面了,如今他是一刻都不想等。
王玉听得更加头疼了,他是真没有想到,这个回旋镖来得这么快,当初他是这样劝朱高煦的,结果现在轮到他自己了。
“治平,你现在怎么就这么犟呢,王爷从海上回来,需要多少时间你难道不清楚?
刚回来就处理这么多事情,你现在不让王爷休息,一旦王爷累出个好歹,你说,这罪责你担得起吗?
你现在刚从定城赶回来,正好趁着今天剩下的时间,好好想想教育部的事情该怎么展开。
之前你和我说的那些,可是乱得很,现在你还想就那样禀报给王爷?
王爷对教育之事有多看重,你是清楚的,现在整理好,明天一早就入宫,到时我与你一起。”
陈治平闻言,凝重的点头应下,非常认同王玉所说的。
“好,那我先去整理一番,明日一早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