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明:我朱高煦,海外立国大汉 > 第112章 朱棣吐露心扉?对朱瞻基的失望

第112章 朱棣吐露心扉?对朱瞻基的失望(1 / 2)

朱高炽与朱瞻基听后都是一愣,随后顿时反应过来。

“小子,赶快换衣服,进宫。”

朱高炽都差点忘了,朱瞻基是朱棣派去跟着朱高煦的,如今朱瞻基回来,第一件事就应该去向朱棣复旨。

如今在太子府待了这么久,这次进宫,他都能够想到,又要被朱棣念叨了,他只希望朱瞻基是真的成长了,别又被吓到。

朱瞻基这个时候也是想到了这点,匆匆忙忙下去换衣服,很快跟着朱高炽一起往宫内走去。

父子两人匆忙来到大殿,气都还没有喘匀。

“爹/皇爷爷。”

本一直看着桌子上的两个木盒,听到声音,看了看朱瞻基,随即看向朱高炽。

“老大,你过来。”

“是,爹。”

朱高炽心头一紧,但没有任何办法,只得低着头来到朱棣身旁。

在朱棣的眼神示意下,随即看向桌上的两个木盒,走近一看,两个木盒里都装着洁白无瑕的颗粒,朱高炽一时疑惑了。

这时朱棣的声音传来。

“这是老二带回来的,你尝尝。”

朱高炽心头更加疑惑了,伸手抓了少许放入嘴里,顿时想吐,但最终还是咽了下去,随即拿起桌上的茶水,顾不得朱棣就在身旁,接连几杯茶水下肚,朱高炽才觉得好受一些。

“爹,这是盐?老二带回来的?”

朱高炽满是震惊,他刚才吃的,就是盐,这是他真没有想到的。

其实宫廷之内,不是没有这种纯色的盐,颗粒也小,但口感上,还是比这个盐差了些许,但最重要的是,这是用宫廷的盐来对比的,外面的盐,可就不是这样的了。

此刻朱高炽都有些想不通了,朱高煦在外面,怎么这么厉害了,先是火绳枪,现在又是这个盐,都是这么不声不响的弄了出来。

随即朱高炽想到一个情况,那就是这个盐的产量,若是产量小,都还没有什么,但要是产量大,可就要出问题了。

到时朱高煦将这个盐往大明内部一卖,朝廷的官盐,恐怕都要受到冲击。

朱棣看着朱高炽紧张的样子,缓缓开口。

“怎么,你对老二这么没有信心?你觉得老二会在大明贩卖这个盐?”

“爹,儿子可没有这样想,老二识大体,他肯定也不会做那般危害朝廷的事情,我相信老二。”

朱棣看着朱高炽,一声冷哼。

“老大,你那些心思少一点吧,老二已经出海了,你也不要咄咄逼人。

至于这个盐,你若是担心这个,不如好好想想,怎么去和老二谈谈这个盐的事情。

这个盐的产量如何,咱也不知道,这是老二后面送来的,咱也没有来得及问,你下去后先跟老二聊聊。”

“是,爹,儿子知道了。”

朱高炽心头满是沉重,又很是无奈,其实他都是为了大明啊,虽然是亲兄弟,虽然朱高煦出海确实是退让,但总不能因为这些,就没有丝毫的防备吧?

现在朱高炽越发后悔让朱高煦出海了,其实朱高煦出海与不出海,能够对大势造成影响吗?

朱高煦与朱高燧加起来是有一些威胁,但他完全应付得过来,根本不需要过于担心,他这么多年的太子,也不是白做的。

如今好了,原本以为朱高煦出海能让他过上安生日子,但现在的日子还不如之前。

他不得不承了朱高煦这个情,尤其是朱棣这里,是怎么看朱高煦怎么顺眼,就是因为朱高煦出海了,去吃苦了,让朱棣心中的亲情泛滥了,偏偏这个亲情,又只对朱高煦有。

如今他做什么事,只要涉及到朱高煦,就会被朱棣警告,他是真的心累。

这还真就是距离产生美了,当初朱高煦在大明时,他也没见朱棣这样对朱高煦啊。

至于和朱高煦聊这个盐的事情,他都已经能够想到了,恐怕朝廷又得帮朱高煦了,想到这些都心累。

先是三十万人口,后又是匠人,现在又是盐,也就是那个火绳枪没有付出什么,还有桑苗与棉花种子,朱高炽是越想越头疼。

本来事情就多,朱高煦一回来,硬生生的又给他整出这么多事来,尤其是明年还得北征,他是真要愁疯了。

这时朱棣的声音再度传来。

“那个你也试试。”

朱高炽同样不疑有他,这次长了一个心眼,只抓了更少些许放入嘴中,片刻瞪大了眼。

“爹,这是糖?如此白皙、口感没有任何杂质的糖?”

饶是味蕾已经告诉他这就是糖,朱高炽仍旧满是不可置信,实在是这个白糖,颗粒细小,晶莹剔透,他还真不知道这是糖啊。

看着朱棣点头确认,朱高炽心头更加震惊了,朱高煦竟然还制作出了这样的糖?

那在大汉国里面,朱高煦还有多少秘密?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事情?

随即朱高煦看了一眼朱瞻基,心中摇头,朱高煦那里有这些,朱瞻基是一点都不知道,他都不知道朱瞻基在朱高煦那里究竟是在做什么了。

朱棣让朱瞻基跟着朱高煦一起过去的还有一个原因,虽然没有说出来,但他,以及朱高煦都是默认的,那就是朱棣让朱瞻基去看朱高煦在那里怎么做的。

不然为什么朱棣要特别强调让朱瞻基跟在朱高煦身边学习?

只要跟在朱高煦身边,朱高煦无论做什么,朱瞻基都能看见,但偏偏朱瞻基就是不知道这些,他都无语了。

朱棣一直在看着朱高炽的神情,见朱高炽表面只有些震惊之色,他知道,也看不出什么了,随即看向朱瞻基。

“大孙,你跟着你二叔在那里,可知道这些?”

“皇爷爷,孙儿不知,孙儿在那里基本都是看大汉国的人怎么劳作,以及看书。”

随后朱棣又问起朱瞻基在那里做了些什么,看见些什么。

朱棣听后直接乐了,他是真的笑了,朱瞻基的事情,朱高煦给他留了一封信,信中就是说了朱瞻基在那里的情况,什么都没有添油加醋,与朱瞻基说的,可以说基本没有差别。

朱棣心头一时都有些失望,在他眼中,朱瞻基平日里虽然不着调,但起码人是非常聪明的,还体贴,善解人意,他安排的,朱瞻基一向都做得很好。

但这次,他是真的有些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