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邪教清剿的捷报传到京城时,皇帝正坐在御书房内,翻阅着陆辰送来的奏折。奏折中详细记录了清剿邪教的过程,附上了缴获的萧承煜与玄虚子的通讯密函,请求皇帝下令,在全国范围内通缉萧承煜的残余势力和幽冥教余孽。
皇帝看着奏折,脸上神色复杂。陆辰的功绩越来越大,北境的实力越来越强,蒸汽机甲和蒸汽商船的威力,早已超出了他的掌控。虽然陆辰一再表忠心,但功高震主的隐患,如同一根刺,深深扎在他的心头。
“李德全。”皇帝轻声唤道。
“老奴在。”贴身宦官李德全躬身上前。
“你说,陆辰此人,真的忠心吗?”皇帝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猜忌。
李德全心中一凛,谨慎地回道:“镇北王镇守北境多年,击退蛮族,清剿邪教,功绩卓着,想来是忠心耿耿的。只是……北境军如今兵强马壮,蒸汽器械威力无穷,王爷的威望在民间极高,陛下不得不防。”
皇帝点了点头,显然认同他的说法。“是啊,不得不防。”他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算计,“传朕旨意,召陆辰即刻回京,任命其为兵部尚书,掌管全国军务。北境防务,暂由陈武代理。”
李德全心中一惊,这分明是想将陆辰调离北境,夺其兵权。“陛下,此举是否妥当?陆辰刚清剿完邪教,萧承煜仍在岭南蠢蠢欲动,此时调离,恐北境生变。”
“正是因为北境刚定,才更要调他回京。”皇帝语气坚定,“他手握重兵,久镇一方,恐生异心。回京任职,既是重用,也是让他在朕的眼皮底下,无可作乱。”
三日后,皇帝的圣旨连同兵部尚书的印信,抵达雁门关。陆辰接到圣旨时,正在机械工坊查看新量产的机甲,心中咯噔一下——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王爷,这分明是皇帝的试探!”秦风拿着圣旨,愤怒地说道,“让您回京任职,看似重用,实则是想夺您的兵权,将您软禁在京城!”
陈武也附和道:“是啊,王爷。北境离不开您,萧承煜随时可能起兵,陈武资历尚浅,恐难以担当重任。”
陆辰沉默不语,手中的机甲零件被捏得微微变形。他清楚皇帝的心思,猜忌从未消除,此次征召,是想彻底掌控他。回京之后,他将失去北境军的支持,成为任人摆布的棋子,甚至可能遭遇不测。
“王爷,万万不能回京!”周顺焦急地说道,“京城是龙潭虎穴,国师与萧承煜的残余势力都在暗中活动,您回京后,恐怕会身陷险境。”
陆辰缓缓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冷静:“我知道。但圣旨已下,不能公然违抗,否则就是谋反。”
他顿了顿,心中已有了决断:“传我命令,即刻起草奏折,婉言拒绝皇帝的任命。理由是:北境刚经历战乱,民生未稳,蛮族虽退但仍有残余势力,萧承煜在岭南蠢蠢欲动,邪教余孽未清,此时调离,恐北境再生变故。臣愿继续留任北境,镇守疆土,待局势彻底稳定,再回京述职。”
“另外,让苏文在京城立刻联络户部尚书、兵部尚书等盟友,让他们在朝堂上为我进言,说明北境的重要性,请求皇帝收回成命。”陆辰补充道,“同时,让苏文打探皇帝的真实意图,以及国师在朝中的动向,是否与此次征召有关。”
“属下遵令!”秦风、周顺齐声领命。
陆辰看着手中的圣旨,心中暗忖:皇帝,你想夺我的兵权,将我调离根基,可北境是我一手稳固的,军民同心,岂是你轻易能撼动的?萧承煜即将起兵,北境不能没有我,江南的林晚秋也需要我的支援。
他提笔写下奏折,言辞恭敬,却态度坚定,既表达了对皇帝的忠心,也强调了北境的重要性,以及自己留任的决心。奏折中,他还附上了北境民生革新的最新数据,以及萧承煜在岭南的最新动向,证明北境确实离不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