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1 / 2)

扶苏目光扫过群臣,却在丞相、右相等重臣身上多停留了片刻。

第153章狼心狗肺

王绾、冯去疾等人恍若未觉,皆低眉垂首,似在沉思。

这天降异石玄妙难测,他们既不敢妄言天意,又不愿背弃武安君。若认此石为天启,岂非承认自己错信于人?可若要他们仅凭一块石头便与武安君对立,却也万万不能。

其余官员则暗自揣度着扶苏的弦外之音——那句“上天昭示”分明透着对异石的认可。

周青尘嘴角微翘,余光掠过同僚们微妙的神色。这些日子扶苏与武安君嫌隙渐生,如淳于越所言,群臣对武安君畏之如虎,早存倾轧之心。如今这天石,正是绝佳的契机。

他朝队列中使了个眼色。

刘姓博士即刻出列高声道:“监国明鉴!武安君坑杀降卒触怒上苍,方有连年灾祸。今上天降石示警,若再姑息,恐动摇大秦国本!”

“臣恳请削其兵权,厚赐财帛以全君臣之谊——”

“荒谬!”尉缭拍案而起,怒发冲冠。

王绾轻叩案几:“国尉,朝堂之上当守礼制。”

尉缭转向扶苏厉声道:“武安君兵权乃**亲授,岂容宵小置喙!”

“岂能因一块来历不明的石头刻了四个字,就草率定论?”

起初扶苏神色尚算平静,但听到最后一句时,脸色骤然一变。

“国尉!”

“慎言!”

扶苏眉头紧锁,厉声喝止尉缭。

尉缭重重呼出一口气,显然心有不甘,这反倒让刘博士露出挑衅的笑容。

“臣……”

尉缭还想再言,扶苏抢先道:“国尉,本监国自有决断,退下吧!”

话已至此,尉缭只得愤然甩袖,退回席位。

这一小插曲过后,不少官员心中大定。

如同闸门开启,众人接连起身进言。

“臣以为武安君兵权一事,可收回!虽开祖制先河,但延续数百年的祖制岂能轻废?”

“臣附议!兵权易生野心,如今天意已显,但也不该因此寒了武安君之心,可另作补偿。”

“正是!交出兵权亦可表忠心。若武安君心中无鬼,自不会因兵权之事令君主生疑!”

“君主生疑,便是臣子之过!”

“臣附议,收回武安君兵权!”

…………

转眼间,殿内十之七八的官员纷纷起身向扶苏谏言。

余下一两成者,或平静,或愤怒,或惶恐,神色各异。

其中多为武将,个个面露愤色。

武安君虽未与他们同军作战,但六国之战皆有他的身影,早已令众将心生敬仰!

然而面对群臣之言,他们的声音微弱如蚊。

另有王绾、右相冯劫等人的心腹,见主官未动,也保持沉默。

其余则是些不起眼的官员,平日坐观朝堂之争,与己无关。

但此刻,他们也在犹豫是否该表态,以免日后遭人记恨。

尉缭与王翦、蒙武等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怒意。

这些人打的什么算盘,他们心知肚明!

尽是落井下石之辈!

当初李斯、赵高谋逆时,这些人也是武安君网开一面放过的人。

如今却恩将仇报,实乃狼心狗肺!

众人紧握拳头,怒火中烧。

突然——

殿外寺人匆匆闯入,尖声高喊:

“启禀监国!”

“武安君殿外求见!”

这两句话如同魔咒,原本嘈杂的大殿瞬间鸦雀无声。

时间仿佛凝固,一片死寂。

…………

第154章君若不交

陈麟迈过麒麟殿门槛,目光戏谑地扫向末尾的臣子。

那两人顿时面如土色,浑身颤抖。

谁都知道,能站在末尾已是勉强够格上朝。

方才那般局面,哪容他们置身事外?

中立岂是那么容易的?

所以刚才附和之声,也有他们一份。

陈麟方才立于殿外,已将殿内群臣声讨之语尽收耳中。

这般情形早在他预料之中——身居高位者若想令下属不生妒惧,本该施以怀柔手段。可他偏不,反倒使众臣愈发惶惶不安。这般局面,自然是他有意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