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百零六章:乱流缚星,诡玺定航
玄朝舰队,共计一艘“龙牙”级主力舰,四艘“山岳”级重型护卫舰,八艘“飞燕”级高速侦察舰,以及若干辅助登陆艇和工程船,此刻正静静地悬浮于虚空之中。前方,原本应是星辰点缀的漆黑幕布,被一片无边无际、色彩诡谲的能量海洋所取代。
这便是“虚空乱流”。
它并非简单的风暴,而是空间结构本身被撕裂、扭曲、叠加后形成的死亡陷阱。肉眼可见的并非风,而是破碎的空间碎片、扭曲的光线、狂暴的未明能量流以及时而闪现又瞬间湮灭的微型黑洞与白洞。七彩的极光般的光带蜿蜒扭动,看似美丽,却蕴含着能将仙金撕裂的空间剪切力;深紫色的能量漩涡缓缓旋转,散发出吞噬一切的物质湮灭气息;更有时而响彻灵魂层面的尖锐嘶鸣,那是维度褶皱摩擦产生的精神污染。
“报告详细数据。”陈枭屹立于“龙牙”舰桥,目光锐利如刀,穿透强化舷窗,直视那片混乱的星域。他手中的蕴魂晶核已被暂时封存,但指尖仿佛还残留着那温润而神秘的触感。
枢机阁首席环境分析师,一位名叫墨衡的真仙级学者,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统帅,乱流覆盖范围极大,纵向最窄处约三点五个星域单位,最宽处无法探测。内部空间结构极不稳定,常规跃迁、曲速航行均无法使用。能量读数……爆表!存在多种未知辐射波段,对仙元护盾及舰体结构有强烈侵蚀作用。最麻烦的是……空间路径时刻变化,不存在固定‘安全通道’。”
星图上,代表乱流的红色区域如同张牙舞爪的凶兽,彻底堵死了最近的归途。绕行,根据计算,至少需要多花费三年时间,且航线未知区域众多,变数太大。
“玄舟方面回复。”通讯官报告,“陛下尚在闭关,由内阁首辅及军机处共同决议:命我部谨慎行事,以保存力量、携带重要成果及人员安全返回为第一要务。可尝试寻找乱流薄弱处进行短距穿梭,或等待乱流自然平复。玄舟将同步监测乱流变化,并做好接应准备。”
等待?三年?陈枭立刻否决。且不说夜长梦多,被寂灭势力追踪的可能性,光是这两千八百多名洛渊遗民的安置和稳定就是大问题。他们刚刚经历家园彻底毁灭、界灵牺牲、老祖残念自爆未遂等一系列剧变,情绪极不稳定,必须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尽快进行心理疏导和体系融入。
“不能等,也不能绕。”陈枭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我们必须穿过去。”
舰桥内一阵轻微的骚动。穿越如此规模的虚空乱流,即便对于技术突飞猛进的玄朝舰队,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堪称九死一生。
赵锋上前一步,眉头紧锁:“统帅,硬闯风险太高。舰队护盾能量储备,在经历洛渊界之战后,仅余百分之七十三。能否支撑到穿越乱流,是未知数。而且,乱流内部无法进行常规导航,我们很可能迷失方向,甚至被随机抛飞到宇宙的某个角落。”
“正因如此,才不能坐以待毙。”陈枭转身,目光扫过舰桥上每一位核心成员,“洛渊界的收获,不仅仅是遗民和资源,更重要的是一种可能性,一种对抗寂灭、乃至理解宇宙本源的可能性。我们必须将这份‘火种’安全带回去,献给陛下,融入玄朝。”
他顿了顿,继续道:“护盾问题,命令工程部,优先修复‘龙牙’及‘山岳’舰护盾发生器,启用备用能量核心。同时,将所有非必要能源向护盾系统倾斜。航行问题……”
陈枭的目光再次落向自己之前悬浮“窃运天玺”投影的位置,虽然投影已收,但他能感受到体内那与之共鸣的一丝诡道本源。以及,怀中那枚变得温顺的蕴魂晶核。
“我或许有办法。”他沉声道,“传令:第一,舰队组成‘玄龟’防御阵型,‘龙牙’居中,‘山岳’舰四面拱卫,‘飞燕’舰游弋策应。所有舰船保持最高级别护盾输出。第二,枢机阁所有空间学、能量学专家,全力分析乱流表层能量韵律,寻找相对稳定周期和可能存在的‘间隙’。第三,启动‘星炬’计划预备方案,在舰队进入乱流后,每隔一段距离布设小型空间信标,即便无法实时通讯,也能为后续可能跟进的舰队或我们自己的退路留下标记。”
“第四,”陈枭看向墨衡,“我需要你组织人手,对洛渊遗民中的空间学者、阵法师进行访谈,他们世代居住的洛渊界碎片能存在于归墟边缘与虚空夹缝中,必然对空间稳定技术有独到见解。哪怕只是一点灵感,也可能对我们有帮助。”
“是!”众人领命,虽然心中仍有忐忑,但陈枭的冷静与决断给了他们信心。玄朝崛起的道路,本就是一次次于不可能中创造奇迹。
命令迅速下达,庞大的舰队开始变形,如同一个紧密的钢铁刺猬,缓缓向那色彩斑斓的死亡帷幕靠近。能量护盾的光芒连成一片,在虚空中撑起一个相对稳定的安全区域。
陈枭则回到了自己的静室。他先是以神念仔细检查了封存蕴魂晶核的玉盒,确认其稳定,然后盘膝坐下,心神沉入体内,尝试沟通那深藏于血脉灵魂深处的诡道印记——与“窃运天玺”的那一丝联系。
穿越乱流,最大的难题不是能量防御,而是方向。在时刻变化、无法用常理度量的空间迷宫中,任何仪器都会失灵,唯有超越常规的感知,才有可能找到正确的路径。
“天玺……能窃取气运,拨弄命数,能否……在这混乱的法则中,窥见那一线‘正确’的轨迹?”陈枭心中默念,将自身仙元与意志,缓缓注入那无形的印记之中。
起初并无反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当陈枭将一部分注意力集中在怀中的蕴魂晶核上时——这晶核本身也蕴含着洛渊界部分空间法则的奥秘,并被天玺投影“梳理”过——那沉寂的印记终于产生了微弱的共鸣。
一种奇特的感知蔓延开来。并非视觉,也非神念,而是一种对“流向”的直觉。在陈枭的“感知”中,前方那狂暴的乱流,不再是一片混沌的色彩,而是无数条交织、碰撞、湮灭、新生的“线”。这些“线”代表着空间能量的流动、法则碎片的轨迹、乃至……气运的聚散!
有的“线”代表着死寂与终结,深入其中必是舰毁人亡;有的“线”看似平稳,实则通往更危险的陷阱;还有的“线”断断续续,难以把握。但在无数纷乱杂沓的“线”中,陈枭凭借与诡道本源的共鸣,隐约捕捉到几条极其微弱、却始终保持着某种内在“秩序”的丝线。这些丝线蜿蜒曲折,时隐时现,但它们指向的方向,隐隐与玄舟所在的方位吻合!
“就是这里!”陈枭猛地睁开双眼,精光四射。他无法精确描绘这条路径,但他能“感觉”到那条生路的存在!
他立刻起身,重返舰桥。
“统帅,初步分析完成。”墨衡立刻汇报,“乱流能量存在周期性波动,大约每三十个标准时会出现一次相对减弱,持续时间约一刻钟。另外,洛渊遗民的一位老阵法师提到,他们曾用一种名为‘定空石’的矿物稳定洛渊界碎片,其原理是吸收并平复一定范围内的空间涟漪。我们缴获的物资中,确实发现了一些此类矿物。”
“很好!”陈枭点头,“命令:将所有‘定空石’分发至各主力舰,关键时刻激活,可短暂稳定周边空间。舰队做好准-备,在下一个能量减弱期,随我指令,切入乱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舰队所有成员都屏息凝神,护盾光芒稳定而耀眼。洛渊遗民被安排在防护最强的核心区域,他们透过有限的观察窗,看着外面那毁灭性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和对玄朝这支神秘力量的复杂情绪。
终于,监测仪器上,代表乱流强度的曲线开始缓慢下降。
“能量减弱期开始!倒计时一刻钟!”墨衡高声道。
陈枭深吸一口气,走到主控台前,没有依赖复杂的导航系统,而是完全闭上了双眼,凭借那玄之又玄的“流向”感知,将自身仙元与舰队主控系统短暂连接。
“所有单位注意,紧跟‘龙牙’航迹,护盾最大功率,切入!”
一声令下,庞大的钢铁集群,如同投入沸水的冰块,一头扎进了那七彩流转的虚空乱流之中!
轰!!!
剧烈的震荡传来,仿佛有无数只巨手在撕扯舰体。护盾光芒剧烈闪烁,能量读数飞速下降。外面不再是漆黑的太空,而是光怪陆离的扭曲景象,星辰被拉成长条,光线弯折成环,时而一片刺目的白,时而陷入深沉的暗。
陈枭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的精神高度集中,操控着舰队在无数危险的“线”中穿梭。时而急停,时而侧移,时而加速,每一个动作都险之又险地避开了肉眼可见的空间裂缝和能量漩涡。他就像是一个在刀尖上跳舞的盲人,全凭那一丝诡道赋予的直觉指引方向。
“左舷三区护盾过载!正在重新分配能量!”
“检测到空间褶皱!定空石准备……激活!”
“三号‘飞燕’舰报告,遭遇精神冲击,部分船员出现幻觉!”
各种警报和报告声在舰桥响起,所有人都绷紧了神经。赵锋亲自坐镇能量分配中心,确保护盾不会在关键时刻崩溃。陈枭带来的“锋刃”战队成员则分散到各舰,协助稳定军心,对抗可能渗透进来的精神污染。
航行变得极其漫长,时间感在乱流中彻底混乱。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瞬,也许是永恒。
突然,陈枭感知中那条微弱的“秩序之线”猛地变得清晰起来!前方,那无数混乱的“线”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梳理开,露出了一条相对“平静”的通道!
“加速!冲过去!”陈枭猛地睁开眼,大声下令。
舰队所有引擎过载喷发,拖着长长的尾焰,如同离弦之箭,射向那条生的通道!
就在舰队大半没入通道的刹那,侧后方一片巨大的、暗红色的能量漩涡猛然爆发,恐怖的吸力传来,试图将整个舰队拖入深渊。
“断后!”陈枭毫不犹豫,命令一艘位于阵列末尾的“山岳”舰,毅然引爆了自身尚未完全耗尽的能量核心和所有的定空石。
轰隆!
巨大的爆炸在乱流中开辟出一片短暂的空白区,抵消了大部分吸力。舰队借着爆炸的冲击波,速度再增,终于彻底冲出了那条通道!
眼前豁然开朗。
扭曲的光线和狂暴的能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熟悉的、点缀着璀璨星辰的漆黑虚空。虽然远处依旧能看到那绵延无尽的乱流带,但他们确实已经出来了!
“我们……我们出来了!”舰桥上,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随即爆发出劫后余生的欢呼。
“检查舰队状态!统计损失!”陈枭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冷静。
很快,报告汇总:
“龙牙舰护盾剩余百分之二十一,舰体轻微损伤。”
“四艘山岳舰,三号舰为掩护舰队自毁,其余三艘护盾均低于百分之十五,损伤中度。”
“飞燕舰损失两艘,其余各有损伤。”
“人员方面,阵亡将士一百七十四人,伤三百余人。洛渊遗民因处于核心保护区,无一阵亡,部分因颠簸和精神冲击受轻伤。”
代价是惨重的,但相比于全军覆没,这已经是奇迹般的胜利。
“导航系统恢复!确认方位……我们已偏离原定航线约百分之十五,但大致方向正确!预计全速航行,两个月后可抵达与玄舟汇合点!”
好消息终于传来。
陈枭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看着星图上重新确定的坐标,以及远方那代表玄舟的闪烁光点,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
这次穿越,不仅考验了舰队的极限,更验证了“诡道”在应对宇宙险境时的独特价值。而他手中的蕴魂晶核,以及即将融入玄朝的洛渊遗民,必将为玄朝带来新的变革。
“调整航向,目标汇合点。全员进入三级战备状态,轮流休整。医疗部门全力救治伤员。通知洛渊遗民代表,我们已脱离险境,即将抵达他们的新家园。”
舰队重新编组,带着伤痕与荣耀,划过静谧的星空,驶向归途。
而陈枭不知道的是,在他穿越乱流,全力感知那条“秩序之线”时,他怀中的蕴魂晶核,曾短暂地闪烁了一下,与乱流深处某个遥远而古老的意念,产生了一丝微不可查的共鸣。
(第一百零六章完,字数:约3,200字)
---
第一百零七章:晶核低语,遗民抉择
虚空航行是漫长而枯燥的,尤其是在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之后。舰队进行了重新编组,受损较轻的舰只承担了更多的巡逻和警戒任务,受损严重的则在进行紧张的内部修复。阵亡将士的遗体被妥善保存在冰冷的休眠舱中,等待回归玄朝后举行隆重的葬礼。悲伤的气氛在舰队中弥漫,但更多的是一种历经磨砺后的坚韧与肃穆。
陈枭下令举行了简短的哀悼仪式,并承诺阵亡者家属将得到玄朝最高规格的抚恤。同时,他也高度赞扬了那艘自爆断后的“山岳”舰全体官兵,他们的牺牲挽救了整个舰队和两千多洛渊遗民,功绩将被永远铭记于玄朝史册。
处理完军务,陈枭将更多的精力投向了两个方面:深入研究蕴魂晶核,以及妥善安置并整合洛渊遗民。
静室内,玉盒开启,那枚温润的晶核再次出现在陈枭手中。与之前相比,它似乎更加内敛,但内部那混沌的色彩缓缓流转时,隐隐散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法则韵律。经过“窃运天玺”投影的镇压与梳理,其中洛渊老祖的狂暴残念已被彻底净化吸收,留下的,是更为精纯的、关于灵魂、记忆以及洛渊界部分本源法则的奥秘。
陈枭小心翼翼地将一缕神念探入晶核。
没有抵抗,没有排斥,他的意识仿佛沉入了一片温暖而浩瀚的海洋。无数模糊的画面、断续的声音、复杂的情感碎片如同潮水般涌来。那是洛渊界千万年文明的沉淀,是无数生灵的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是天地山川的变迁,是道法神通的演绎。
他看到了洛渊界鼎盛时期,仙山悬浮,灵泉遍地,修士御剑飞行,凡人与妖灵和睦共处的繁华景象;看到了界域大战的惨烈,星辰坠落,大地陆沉,无数修士前仆后继,血染长空;看到了最后一位天仙老祖在绝望中坐化,以自身全部修为和残存界源炼制这枚晶核,期望保留文明火种的决绝;也看到了界灵在漫长岁月中,独自支撑碎片大陆,守护最后子民的孤独与坚守……
这些记忆庞大而杂乱,但核心都贯穿着一种强烈的情感:对故土的眷恋,对文明传承的执着,以及对毁灭他们一切的“寂灭”力量的刻骨仇恨。
除了这些历史记忆碎片,陈枭还捕捉到了一些更具价值的东西——关于灵魂本质的探讨,一种不同于玄朝当前主流修仙体系的、更侧重于精神修炼、念力聚合以及“心象世界”构筑的法门。这显然是洛渊界独有的传承。此外,晶核深处,还隐藏着一些关于空间稳定的秘法符文,正是基于这些符文,洛渊界碎片才能在那般恶劣的环境中存续至今。
“宝藏……这才是真正的宝藏。”陈枭心中震撼。这枚晶核,简直就是一个文明的压缩数据库,一个活着的传承宝库。其价值,远超那些有形的资源和典籍复制件。
他尝试引导出一丝关于“心象世界”构筑的基础法门,仔细参悟。这种法门讲究以自身精神意念为核心,观想、构筑一个内在的虚拟世界。这个世界最初可能只是一个念头,但随着修炼者精神力的强大和对法则理解的深入,可以不断拓展、完善,甚至能一定程度上影响现实,或者作为灵魂的最终庇护所。这与玄朝目前侧重于能量积累、肉身锤炼、法则掌控的主流路径大相径庭,但无疑提供了一条全新的、直指灵魂本源的强大道路。
“若能将其与玄朝的‘玄明之道’相结合,取长补短,或许能开创出一条更加强大的修行体系。”陈枭心中火热。他意识到,这枚晶核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更是通向未来的钥匙。
与此同时,在舰队专门划出的生活区内,对洛渊遗民的安置和整合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两千八百余名遗民,被暂时安置在几艘经过改造、拥有模拟生态循环系统的运输舰内。玄朝派出了精通心理疏导的文官、医师以及通晓多种语言的修士,与他们进行沟通。
起初,遗民们普遍沉浸在巨大的悲伤、迷茫和对未来的恐惧中。他们失去了熟悉的一切,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科技与修仙并存的强大势力中,本能地感到不安和排斥。尤其是一些年长的修士和学者,对玄朝抱有很深的戒心,担心自己文明的传承会被吞并或扭曲。
赵锋亲自负责与遗民代表的对接工作。他挑选了几位在遗民中德高望重的长老和学者,包括那位曾提供“定空石”信息的老阵法师,名为墨渊(与分析师墨衡并非同族,乃洛渊界古姓)。
会谈在“龙牙”舰的一间会议室内进行。墨渊长老须发皆白,面容枯槁,但眼神依旧清澈而睿智,带着历经沧桑后的平静。他身后跟着几位同样年纪较大的修士和一位气质沉稳的中年学者。
“墨渊长老,各位,一路辛苦。”赵锋以玄朝军礼相见,态度不卑不亢,“我代表玄朝皇帝陛下及玄朝上下,欢迎诸位的加入。洛渊界的悲剧,我们感同身受。请相信,玄朝将是诸位新的家园,我们必将携手,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
墨渊长老缓缓还了一礼,声音沙哑:“多谢贵军救命之恩,以及一路庇护。若非贵军,我洛渊最后一丝血脉,已随界域一同葬送。此恩,洛渊遗民永世不忘。”他顿了顿,话锋微转,“只是,家园已毁,文明凋零,我等如今不过是无根浮萍。不知玄朝……将如何安置我等?我等之传承,又将何去何从?”
这是所有遗民最关心的问题。
赵锋早已料到有此一问,坦然道:“长老直言,赵某便也开门见山。玄朝海纳百川,崇尚力量与秩序。对于真心融入者,无论出身,皆一视同仁。诸位抵达玄朝后,首先会获得玄朝平民身份,享有基本权利与义务。之后,可根据诸位意愿与能力,选择加入玄朝各个领域——无论是参军、从事生产、进行研究,或是开宗立派,传授洛渊独有的知识技艺,均可。”
他看向那位中年学者:“这位想必是贵界的博学士子?玄朝设有枢机阁,囊括天下英才,专司研究天地至理、推演功法神通、研发战争利器。洛渊界的空间稳定技术、精神修炼法门,乃至那段与寂灭抗争的历史,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枢机阁必将虚席以待。”
他又看向墨渊及其他修士:“至于修行传承,玄朝境内宗门林立,百家争鸣。只要遵守玄朝律法,不危害社稷,诸位完全可以重建洛渊道统,招收门徒。甚至,陛下曾言,万法归流,皆可为我玄明大道之补充。若洛渊传承确有独到之处,经枢机阁论证,或可纳入玄朝官方修行体系,供天下修士选修。”
这个条件,可谓极其优厚。不仅给予了生存保障,更给予了传承和发展的空间。
墨渊长老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波动,他身后的几人也都露出意动之色。但他们并未立刻表态。
中年学者,名为辛符,开口道:“赵将军,贵朝的诚意,我等感受到了。只是,文明融合,非一日之功。我等需时间适应,也需确认,玄朝是否真如将军所言,能容得下我洛渊之‘异’。”他顿了顿,补充道,“况且,界灵大人牺牲前,将我等托付于陈枭统帅,我等……希望能亲耳听到统帅的承诺。”
他们信任陈枭,不仅因为陈枭是救援行动的指挥,更因为他们在陈枭身上,感受到了一种超越寻常修士的、难以言喻的宏大气息,尤其是在祭坛上,那枚神秘玺影镇压晶核自爆的那一刻。那种力量,让他们在绝望中看到了一丝超越以往认知的希望。
赵锋心中明了,这些遗民是在寻找一个更强大的、足以庇护他们未来的保证。陈枭,作为李璟陛下最信任的统帅之一,身负诡道传承,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此事,我会禀明统帅。”赵锋点头,“统帅正在处理要务,稍后应当会与诸位相见。”
果然,在赵锋汇报后不久,陈枭便决定亲自接见洛渊遗民代表。
这次会面安排在“龙牙”舰的观星台,这里视野开阔,能望见舷外璀璨的星河,象征着无限可能。
陈枭的出现,让墨渊、辛符等人不由自主地站起身,神情中带着敬畏。他们能感觉到,陈枭的气息比之前更加深邃,仿佛与周围的空间隐隐融为一体。
“诸位请坐。”陈枭摆手,声音平和却自带威仪,“洛渊界的遭遇,我已通过晶核略知一二。毁灭与新生,本是宇宙常伦,但文明的火种,不应就此熄灭。”
他目光扫过众人:“玄朝,起于微末,历经磨难,方有今日。我们深知生存不易,传承可贵。陛下曾言:‘天下万法,皆可入彀,壮我玄明。’玄朝追求的,非是一家独大,而是海纳百川,集万界智慧于一身,以应对未来之大劫。寂灭,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陈枭的话,直接点明了核心矛盾,也表明了玄朝的宏大志向。
“我在此,以玄朝远征军统帅之名,向诸位承诺:玄朝,将是洛渊文明延续的土壤,而非坟墓。你们的历史,将被铭记;你们的传承,将被研究、学习、乃至发扬光大。你们,将作为玄朝的‘洛渊裔’,与其他所有族群一样,为玄朝的壮大贡献力量,并分享其荣光。”
他顿了顿,取出了那枚蕴魂晶核(并非原晶,而是一个记录了部分信息的复制体),将其推向墨渊长老。
“此物,我已初步探查。其中蕴含的文明记忆与独特法门,令我震撼。我认为,洛渊的‘心象修炼’之法,与玄朝现有体系结合,潜力无穷。我希望,由墨渊长老、辛符学士牵头,组织遗民中的有识之士,与玄朝枢机阁合作,共同成立‘洛渊文明与心象法术研究所’,系统整理、研究并尝试融合这些知识。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这不仅是一个承诺,更是一个邀请,一个将洛渊遗民从被救济者提升为合作者的姿态。
墨渊长老颤抖着接过那枚复制晶核,感受着其中熟悉的、属于故乡的气息,老泪纵横。他与其他代表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决定。
他深吸一口气,拉着辛符等人,向陈枭深深一拜:“洛渊遗民,愿遵统帅安排,融入玄朝,贡献我等微末之力,共抗寂灭,延续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