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 > 第312章 钟还没响,名字先哭了

第312章 钟还没响,名字先哭了(2 / 2)

三日后,他供出藏匿地点——雁门关外二十里,一处废弃窑洞。

洞底深埋铁箱,内有太祖时期铸造底模残件,共七片,铭文清晰,音律标准与现行制度截然不同。

此物一旦公之于世,足以动摇百年定论。

而在钦天监高台,郑明远独立于星图之前,仰望夜空。

紫微左垣微动,北斗第四星黯淡无光。

他提笔写下《边星异兆疏》,墨迹未干,纸面已透出凛然天机。

檐外风起,吹落一片枯叶,正覆于“器械当更”四字之上。

郑明远站在钦天监高台,寒风穿廊而过,吹得他衣袖猎猎作响。

手中那道《边星异兆疏》墨迹已干,字字如钉,嵌入纸背。

他望着北斗第四星的位置——那本应明亮的天权星,这几日竟隐隐发暗,仿佛被无形之手遮蔽。

紫微左垣亦有微动,主将帅之位不稳,宜纳贤言以安其心。

他提笔在奏折末尾添上一句:“若边镇不信朝廷之音,何以统天下之兵?”笔锋收束,力透纸背。

翌日清晨,快马出京,黄尘滚滚向北而去。

三日后,代州城门大开,圣旨至。

魏承业率全军列阵跪迎。

传旨太监高声宣读:皇帝嘉奖正音局“执律安边”之功,赐金匾一面,悬于代州军营正堂,永为旌表。

那匾额由赤金包角,黑檀为底,“执律安边”四字乃御笔亲题,庄重沉凝。

阳光破云而出,照在金漆之上,竟似有光晕流转。

魏承业亲自擂鼓三通,鼓声震天,惊起寒鸦一片。

他立于点将台上,声音沙哑却坚定:“自今日起,全军换装合规号角,旧器尽数熔毁。”顿了顿,又道:“请沈协理主持‘军音授印礼’。”

礼台设于校场中央,十名老兵抬着新铸的青铜号角缓步前行,每一步都踏在冻土之上,发出沉闷回响。

沈琅着素袍,披青绶,手捧《边音校正十二法》,一步步登上高台。

她将第一支校准过的号角置于香案之上,点燃三炷清香。

“音正,则令达;令达,则人安。”她朗声道,“此非改乐,乃还命于士卒。”

风忽然静了一瞬。

当夜,风雪骤起,卷着碎冰拍打帐篷。

值哨士兵刚换上新制号角,尚不熟练,试吹时音色清越,不再颤抖如呜咽。

营地深处,炉火未熄,工坊中仍有匠人在调试最后一批器具。

就在此时,帐外传来急促脚步声。

韩四娘掀帘而入,身后跟着一名老铸匠,浑身裹满破布,左臂冻伤发黑,指甲脱落,走路踉跄。

“他说有东西要交给你。”韩四娘低声。

老人哆嗦着从怀中取出半截焦黑木箱,木质早已炭化,仅靠铁箍勉强维持形状。

打开后,内里躺着几枚兽骨磨成的薄片,表面刻满细密符号,排列如律,似音非字。

沈琅蹲下身,指尖轻轻抚过那些纹路。

她的呼吸忽然一滞——这不是普通的记谱法,而是失传已久的“战阵律谱”。

每一组节奏对应骑兵冲锋、变阵、合围的节拍,是当年太祖亲定、只传军中核心的秘典。

“这是我师父……临死前埋的。”老人牙齿打颤,“他说……只要还有人肯听,这些音就不会断。”

沈琅眼眶骤热,一滴泪落在骨片上,溅起细微尘灰。

她望向窗外风雪漫天,远处烽燧隐约可见。

那一瞬间,她明白,他们修的从来不是钟,也不是角——而是被篡改多年的声音秩序,是千万人死前没能听清的最后一道命令。

韩四娘悄然退到帐外,从袖中取出一支暗红色信号箭,扣上弩机,朝夜空射去。

红焰冲天,转瞬即灭。

七王府遍布天下的暗卫网,在这一刻全面启动。

目标锁定兵部辖下最后三处私铸据点——那里仍在秘密生产音频紊乱的军器,源源不断地送往边关。

风雪愈烈,营地深处某间营房内,一封未曾署名的信纸静静躺在案头,边角微卷,墨迹未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