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 > 第176章 纸鸢落处,便是雷声起

第176章 纸鸢落处,便是雷声起(2 / 2)

她心头一震,面上却依旧平静。

“带下去,单独关押。”她对狱卒吩咐,转身后眸光骤冷。

这人太轻易被抓,说得太多,却又什么都不对。

像是一枚被推出来的棋子……

目的,或许正是为了掩盖背后更大的秘密。

她盯着牢门合拢,低声自语:“谁让你来的?”

答案还未浮现,但她知道——

这张网,正在收紧。第三夜,三更将尽。

监察院地牢深处,烛火摇曳如喘息。

陆知微披着玄色外袍,缓步穿过幽长石廊,靴声轻得像一片叶落。

她没有带随从,只提一盏铜灯,灯焰在风里微微颤动。

那名“联络人”已被关在“溯源档”隔壁三日。

这间库房本不对外开放,专存历年来涉及皇权更迭的密档残卷——裴党案、织染局冤录、前朝遗诏疑云……每一页纸都像埋在地底的雷。

而这些天,每日丑时,便有专人在此高声朗读新收录的证词:裴明珏亲笔手书的《尼庵七日》、绣口会成员临刑前的供述实录,甚至街头孩童背诵的“灯影计划”口号:“我说,故我在。”

声音穿透薄墙,一字不漏地灌入囚室。

起初那人只是蜷缩角落,以袖掩耳;第二日开始,他频繁抬头望向墙壁,嘴唇无声翕动,似在辨认什么;到今晚,狱卒来报:他跪在壁前,连叩三下,求见副使。

陆知微推门而入时,男子已不成人形。

灰发凌乱,眼窝深陷,双手死死抠着砖缝,指节泛白。

“我说……”他嗓音嘶哑,“我把东西交出来。”

陆知微静静坐下,未语,只点燃一枝安神香。

“诏稿……原始抄件。”他颤抖着,“藏在紫宸殿西偏殿夹壁第三块青砖后。是我叔亲手藏的……他是先帝掌印宦官,参与过遗诏誊录。”说到此处,他忽然哽咽,“可他们骗了我叔!说只是润色措辞,谁想到……那是改命的刀。”

陆知微眸光微闪。

掌印宦官——这个位置只听命于内廷总管与贵妃,寻常政争难以染指。

而此人竟是其侄,被派出来顶罪?

她不动声色:“你为何现在才说?”

“因为……今日念的那段话。”他低头,喉结滚动,“‘灯下无影者,皆心中有光’……我叔临死前也说过一模一样的话。他说,若有一天真相重现,不必报仇,只要让光透进来就行。”

他抬起脸,眼中含泪:“我不想当遮光的墙了。”

陆知微起身,取出一方素帕递过去:“明日我会派人取回诏稿。若属实,你可免死,但须作证。”

他点头,又忽地补充:“纸角上有指印……沾了火漆时留下的。我记得清清楚楚——是贵妃的手。那时她还受宠,常亲监封诏。”

灯火猛地一跳。

陆知微走出牢门,手中多了一张薄纸,边缘微卷,一角印着一枚模糊的指印,脂粉混着火漆的痕迹早已褪色,却仍带着旧日权力的腥气。

她凝视片刻,将纸收入袖中。

风从地底升腾,吹动檐角铁马叮当。

她知道,这一纸残稿不会安静落地。

同一时刻,城北钟楼。

月隐星移,铜铃轻响。

苏锦黎立于阁台之上,将一片泛黄的纸鸢残布铺展在星图中央,正对北斗第七星位。

风穿梁隙,残布微微颤动,仿佛尚有未尽之言欲乘风而去。

萧澈踏阶而来,黑袍猎猎,眉目沉静如深潭。

“找到了?”他问。

“找到了。”她抬眸,“不是名单,是声音。他们怕的从来不是证据,而是人人都能开口。”

他顺着她的视线望去,远处城墙火把蜿蜒如蛇。

百姓还在放纸鸢,孩童笑声隐约可闻。

“明日早朝,我会上奏重启‘遗诏稽核’专案。”他说。

她并不意外,只问:“你会遇到强烈反对。”

“所以我留了一招。”他唇角微扬,“昨夜已命工部校准水运浑象。明日辰时,它会自动鸣钟四十九响——不多不少,正好是先帝登基当年的祥瑞之数。”

两人默然相视。

那一刻,风穿过钟隙,发出低沉呜咽,宛如千万未曾发声的魂灵,终于找到了共鸣的腔体。

风暴未至,但根脉已动。

而此刻,在工部技坊的尘封名册上,一个名字正静静躺在泛黄页角——

陈砚舟,老技师,从业三十七年,擅机括水利,曾列籍“裴文昭亲授弟子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