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太能干,导致领导被迫当咸鱼…这剧本是不是拿反了?”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躺赢?”
清闲下来的季言,顺手就把《三国演义》“赤壁之战”的后续几个章回给写了出来,交给王瑾和赵谦二人校对,并让二人校对好了之后,连同暂扣下来的章节寄给张万财——自从他跟冯保说没空写话本,秉着戏就得演全套的原则,就将原先交给二人校对的章节给暂扣了下来。
但更完这几章,季言又闲下来了。毕竟,一口气更完是不可能的,细水长流才能利益最大化,这个道理他懂。
这一天,见王瑾和赵谦终于忙完了一天的活计,凑在一起核对最后几份文书,季言难得地没有一下班就溜号,而是泡了壶茶,招呼他们坐下。
“最近辛苦你们俩了。”季言给两人倒了杯茶,“司里的事,多亏了你们。”
“不辛苦!为先生分忧,是学生的本分!”王瑾和赵谦异口同声,脸上满是“求表扬”的期待。
季言看着他们,忽然心中一动。这两个家伙,虽然一开始目的不纯,但这段时间用下来,发现本质并不坏,甚至有点…单纯?他想了想,开口问道:“说起来,你们来京城也有些时日了,在这户部也待了一阵子。对未来,可有什么打算?总不能一直在我这小庙里当个跑腿的小吏吧?”
两人闻言,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挺直腰板,异口同声:
“我王瑾誓死追随先生!”
“俺也一样!”
“打住打住!”季言赶紧摆手,“别整这些虚头巴脑的。我是问你们自己,心里真正想做什么?比如,像修文那样考取功名?或者像文柏那样经商?还是有什么别的志向?说说看,这里没外人。”
见季言问得认真,不像是开玩笑或者试探,王瑾和赵谦互相看了一眼,神色也渐渐认真起来。
王瑾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但眼神里却闪着光:“先生,不瞒您说…我其实从小就想当个将军!我认为像《三国演义》里关云长那样千里走单骑,赵子龙那样在长坂坡七进七出,驰骋沙场才算真男人”
他说着,声音都激动起来,但随即又垮下肩膀,“可我舅舅…他不同意,说战场刀剑无眼,怕我有个闪失,死活不同意,非要我读书考功名…”
季言点点头,表示理解。赵郡守的担心不无道理,战场上确实危险。他看向赵谦:“你呢?赵谦,你想做什么?”
赵谦挠了挠头,脸上露出几分迷茫:“先生,我…我好像没啥特别想做的。以前在家,爹娘让读书就读书,让练武就练武。来了京城,跟着先生和王瑾,觉得干啥都挺有意思的。但要说真正想做什么…一时半会儿,还真说不上来。”
季言看着他们,一个目标明确却受阻,一个迷茫无措,处境跟当年自己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有点像。
他笑了笑,喝了口茶,说道:“有理想,是好事。王瑾,你想当将军,这没什么不对。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志向是好的,但路径可以商量,未必一定要从头当个大头兵去拼杀。至于你舅舅的担心…回头我想想办法。”
他又看向赵谦:“现在不知道想做什么,也没关系。人生还长,慢慢找,总能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愿意为之付出的事情。在这之前,把手头的事情做好,多学点东西,总不是坏事。”
他的语气平和,带着一种不同于这个时代长辈说教的通透和理解。
王瑾和赵谦听着,眼神都亮了起来,仿佛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先生…”两人都有些激动。
季言摆摆手,笑道:“行了,我就是随便聊聊。天色不早了,收拾收拾,顺便帮我跑个腿,去老地方给丫丫买点甜食。”
“保证完成任务!”两人恭敬地行礼退下,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季言看着他们的背影,内心却在嘀咕:“唉,我这都快成人生导师了…自己还一屁股屎没擦干净呢,就开始给别人灌鸡汤了…”
他摇摇头,也准备收拾东西回家。
然而,就在他刚站起身,准备伸个懒腰的时候,值房的门被敲响了。
一名身着宫中内侍服饰的小太监站在门口,声音尖细:
“季主事,宫里传话,陛下明日辰时,于御书房召见。请您务必准时前往。”
季言伸懒腰的动作瞬间僵住,脸上的闲适表情凝固了。
陛下召见?!
明天?!
御书房?!
“卧槽?!”一个巨大的问号在他脑中炸开,“小皇帝找我干嘛?!我最近够低调了啊!难道咸鱼当得太舒服,也要被拉去KpI考核了?!”
刚刚才清闲下来的日子,似乎…又要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