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凯歌(1 / 2)

椒房殿内,熏香袅袅。

卫子夫剪去一截灯花,殿内亮了几分。

东方朔将一个空了的药瓶递还,低声道:“娘娘,此物凶险,竟真能解赤蝶蛊。只是……若张骞将军的信使晚到一日……”

卫子夫没有看他,目光落在内殿床榻上。

女儿平稳的呼吸声,是此刻世间最美的声音。

她淡淡一笑,那笑意里,却满是劫后余生的疲惫。

“自她送那‘安神香’入昭华府邸时,本宫就知道,她要动手了。”

东方朔心中一动:“娘娘您是说……”

“她以为自己是猎人,”卫子夫端起茶杯的手,微微颤抖,“却不知,从一开始,她就是本宫为昭华备下的‘药引’。”

“她的药膏是毒,曹襄的雪莲是催命符。”

“可这一切,都是为了引出张骞将军送回来的、真正的解药。”

她看向东方朔,眼中闪过一丝自嘲。

“一个眼睁睁看着女儿受苦,却只能靠别人献药来救的无助皇后,才最不会引人怀疑,不是吗?”

东方朔心中剧震,躬身长揖。

“娘娘如此算计,只为让公主能得偿所愿,朔,拜服。”

卫子夫眼眸中闪烁着星光。

“先生自见本宫第一眼就知道,本宫不信命,偏要与命运搏一搏。”

处暑之时,当刘彻再次踏入椒房殿时,刘纁已经能坐起身。

父女俩相视一笑,前嫌尽释。

“那……去病哥哥……”刘纁小声问。

刘彻想起那个少年在殿前的誓言,豪气再生,朗声笑道:“他答应朕的,做到了。朕,金口玉言!”

刘纁的脸上,绽开了久违的笑容。

而此时,丞相府中。

李蔡展开一封从军中加急送回的家书。

信,是李敢写的。

信中,除了对李广之死的悲痛,更用血泪控诉了卫青的“见死不救”。

最关键的是,信的末尾,用血写了几个字。

——伊稚斜未死,北逃!

李蔡捏着信纸,指节因用力而颤抖发白。

他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的厉芒。

卫青,霍去病。

你们的凯旋之日,便是我李氏,为飞将军复仇之时!

***********

元狩四年,初秋。

长安城外三十里,长亭。

汉武帝刘彻亲率文武百官,在此静候。

地平线上,烟尘起。

一面巨大的“霍”字将旗,率先撕裂了所有人的视野。

那旗帜如同一团烧穿苍穹的烈火,后面紧跟着的是沉默的黑色铁流。

霍去病一身浴血的银甲未卸,跨坐马上,那年轻的脊梁挺得笔直,承载着远征的疲惫与无上的荣光。

他回来了。

带着“封狼居胥,饮马瀚海”八个字铸就的、足以令任何帝王疯狂的旷世奇功。

人群之后,卫长公主刘纁的眼中瞬间噙满了泪水。

视野模糊,她却笑了。

她看到他了。

他也看到她了。

隔着千军万马,隔着皇权仪仗,霍去病的目光精准地越过所有人,牢牢落在她的身上。

那双永远桀骜不驯的眸子,此刻只剩下一个人的倒影。

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小的狼牙挂坠,用匈奴风格的五彩丝线精心编织着。

对着她的方向,遥遥一晃。

这个无声的动作,胜过千言万语。

是礼物。

紧随其后,是更为庞大的军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