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出塞(1 / 2)

建元六年,十月。

长安西门,旌旗如林,鼓乐喧天。

与安和公主春禾悄无声息的离去截然不同,璇玑公主的和亲仪仗,极尽奢华,绵延十里。

刘彻亲率百官,为其送行。

这不是嫁女。

是示威。

是用一场盛大无比的典礼,向天下宣告,他大汉天子,重情,重义,更重忠臣。

也是用这泼天的荣耀,狠狠地,扇在每一个曾试图拿和亲之事做文章的人脸上。

王娡站在城楼之上,看着那一眼望不到头的红妆队伍,脸上挂着得体的、属于太后的温婉笑容。

藏在宽大袖袍下的手,却早已将丝帕绞成了碎片。

张汉凌穿着一身崭新的低阶官服,站在百官的队列里,身形挺拔。

他看着远去的女儿,眼中没有泪,只有无尽的骄傲。

他张家的儿女,一个是为国探路的使节,一个是为国和亲的公主。

值了。

车驾缓缓启动,张璇没有回头。

她知道,此去,便是刀山火海,虎狼之穴。

但她不怕。

她要去那片草原,去完成春禾未尽的使命,去等她那位素未谋面的阿兄,归来。

和亲的风波,在璇玑公主盛大的仪仗中,暂时落下了帷幕。

但长安城的暗流,却从未停歇。

十月底,一辆来自南方的马车,在一众文人墨客的翘首以盼中,缓缓驶入了长安城。

车上,是淮南王,刘安。

他没有带金银,没有带美女。

他只带了一部书。

一部耗尽他毕生心血,集结了门下数千宾客智慧,包罗万象的巨着——《淮南子》。

该书刚一入京,便在长安的士林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此书,道尽天地至理,囊括古今之变,真乃神作也!”

“淮南王之才,堪比管仲、晏子!”

一时间,文人墨客争相传抄,奔走相告。

刘安的声望,在短短数日之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他成了当世的“文圣”。

田蚡的丞相府,门庭若市,收到的,全是为淮南王歌功颂德的拜帖。

他看着那部《淮南子》,肥硕的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得意。

丞相府暖阁内,赫然躺着的,依然是堂堂淮南翁主刘陵。

“丞相,本宫这一出戏好感吗?如今,还想跟本宫划清界限吗?”

田蚡刚进室内,就听到刘陵的轻笑。

他立即换上另一副得意的面孔,急忙涌上前去。

“本官的好妹妹,智计无双。过往,是我狭隘了。”

他以为,他为自己,为王家,拉拢到了一个最强大的同盟。

***********

宣室殿内,刘彻听着郭舍人关于此事的汇报,面无表情。

他翻开那部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淮南子》,只看了几页,便随手扔在了一旁。

“空谈黄老,杂糅百家,不过是为他自己的野心,披上一件华丽的外衣罢了。”

他看向郭舍人,声音冷得像冰。

“司马谈,在做什么?”

“回陛下,太史令大人正在整理天下典籍,已初具眉目。”

“好。”

刘彻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传朕旨意,命司马谈即刻编撰《太史公书》,凡天下之书,无论先秦诸子,还是当世文章,皆可收录其中。”

“《淮南子》,也一并录入。”

“朕要让天下人看看,我大汉的学问,是百川归海,不是一家之言。”

郭舍人心中一凛,瞬间明白了刘彻的用意。

这不是赏识。

是稀释。

是将淮南王那耀眼的光芒,扔进一片更广阔的星辰大海里,让他变得,不再那么独一无二。

就在长安城沉浸在《淮南子》的文治盛景中时,一道来自南境的八百里加急军报,如同一支穿云的利箭,悍然射入了宣室殿。

“报——!”

“启禀陛下!南越大捷!”

“卫青、公孙贺两位大人,配合王恢、韩安国两位将军,已于上月,攻破闽越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