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自北门撤出后迂回转向南方,百姓们目瞪口呆:\"昨夜才打下城池,今日怎就弃了?\"几个袁绍亲信趁机北逃报信。
沿途遭遇袁绍运粮队,尽是老弱残兵。高顺毫不犹豫挥军冲杀,战后必灭口绝踪。\"信都之事已打草惊蛇,接下来绝不可泄行踪。\"他盯着地图喃喃自语,将目标定为清河郡——此地毗邻青兖二州,守备空虚,远比巨鹿郡更适合隐蔽行军。
(张燕仅在常山留了数千兵马,主力早已深入太行山脉。太行山幅员辽阔,魏郡以西便是其势力范围——当年黑山军正是从山中突袭邺城得手。只要掌控这片山脉,毗邻的冀州诸郡随时可能遭遇山中奇袭。
高顺原计划与张燕合取邺城,但既已转道清河郡,便决定暂缓此计。此刻他正故意制造迷雾,令袁绍难以预判其动向。摊开地图,他决意劫掠清河后经界桥突入巨鹿郡,最好能攻占一两座城池,营造出北往常山郡的假象。待袁绍注意力被引向北方,再突然调头直扑邺城。
此刻袁绍正焦头烂额。信都信使带来噩耗:高顺从北门出城后一路北上。袁绍怒不可遏地斥责群臣,稍平怒气后问道:\"这支神出鬼没的刘苍残部已成心腹大患,诸位可有良策?\"谋士们面面相觑——冀州精锐尽在前线,各郡守军不过百余人,陷阵营可谓所向披靡。见众人默然,田丰急谏:\"报信者称敌军北上,但很可能是疑兵之计!应速遣两千轻骑回防,并令沮授死守邺城!\"
我帮您重新组织这段文字,保持原有情节但采用不同表达方式:
烽烟将起之时,袁绍营帐内争执不休。
\"邺城遇袭?荒谬!\"袁绍拍案而起,\"区区千余贼寇敢深入我军腹地?沮授麾下四千精兵难道是摆设?\"
田丰仍不死心:\"主公,防患未然总不为过...\"
\"够了!\"袁绍厉声喝断,\"元皓莫非当不得这'主公'二字?\"
待田丰退下,袁绍环视众谋士:\"刘苍如此猖狂,诸位可有良策?\"
审配率先谏言:\"当务之急是肃清后方扰敌,待粮道畅通...\"
\"哼!\"袁绍面露不豫。
逢纪等人连忙附和:\"正南所言极是...\"
\"哈哈哈!\"郭图突然大笑出列,\"主公,在下倒有一计可破刘苍!\"
(帐中谋臣见郭图再度出列献计,都暗自心惊。众人皆知郭图最擅揣摩袁绍心意,专拣主公爱听的说。
袁绍素来好大喜功,听闻刘苍派兵袭扰后方,早已坐立不安,就等着有人替他出这口恶气。见郭图献策,当即抚掌大笑:\"公则速速道来!\"
郭图环视众谋士,扬声道:\"幽州城距此不过四五个时辰马程。刘苍既能扰我后方,我军何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待幽州告急,刘苍必乱。届时我军倾巢而出,可一举平定北方!\"
这番话正合袁绍心意。他拍案而起:\"诸君方才都说无计可施,公则此策岂不妙哉?\"
\"主公三思!幽州必有重兵把守......\"
\"此时分兵恐损我军战力......\"
几位谋士接连劝谏,却被袁绍厉声打断:\"吾意已决!命文丑率四千轻骑即刻出发!\"
文**言立即领命。自颜良战死后,他日夜想着**雪恨。此刻满脑子都是破城后要如何泄愤。
待袁绍与郭图离去,帐中谋士焦急万分。审配急问田丰:\"元皓,如今该当如何?\"
田丰沉声道:\"唯有速报沮授加强邺城防务。\"
\"难道就由着主公......\"逢纪话未说完。
审配叹道:\"再去劝谏吧,这已是唯一生机。\"
[袁绍与谋臣们商议后,决定紧随主公而去。审配赞同田丰的提议,众谋士便以他二人为首,匆匆追赶远去的袁绍。
就在此时,一名士兵慌慌张张地冲到袁绍面前,颤声禀报:\"主公,刘苍派人送来一件物品,指明要您亲自过目。\"说着呈上一个木匣。
众人围着木匣,好奇其中奥秘。袁绍厉声道:\"打开!我倒要看看刘苍耍什么把戏!\"士兵揭开盖子,一颗鲜血淋漓、热气未散的头颅赫然在目,吓得他失手摔落木匣。
头颅滚落到袁绍脚边,正是其外甥高干狰狞的面容。\"元才啊!\"袁绍发出撕心裂肺的悲呼。一众谋士同样震惊失色,他们深知常山郡失守已成定局。此刻袁绍情绪极端不稳,这份\"礼物\"无疑是雪上加霜。
袁绍将头颅放回木匣,目眦尽裂地拔剑怒吼:\"刘苍小儿!我定要将你千刀万剐!\"随即厉声命令文丑:\"立即整军攻打幽州!我要用全城人头祭奠元才!\"
田丰仍坚持劝谏:\"主公三思!此乃刘苍奸计......\"话音未落,袁绍暴怒转身:\"再敢多言,军法处置!\"这一声厉喝令所有谋士噤若寒蝉。后续内容由指定平台首发。
袁氏军营议事厅内灯火通明,众谋士缄默不语。袁本初执意要与刘氏决战,众人虽觉不妥,却无人敢再劝谏。
忽见田元皓离席跪地,额间青筋暴起:\"主公!冀州儿郎经不起这般消耗啊!暂且收兵以图后计,方为上策!\"
话音未落,袁本初拍案怒喝:\"拖出去!杖责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