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都督,城中存粮仅能维持十日。\"
\"粮尽之日,军心必溃,不战自败。\"
\"柴桑终究难以固守。\"
\"既然败局已定,何不把握这次机会,为主公保全这些精锐之师?\"
贾华当即拱手劝谏。
自然不能直言贪生怕死,须得说为孙策保存实力。
这番冠冕堂皇的说辞,终究还是要有的。
\"我周公瑾何等人物,岂能向那大耳贼俯首称臣,以拱手让出柴桑为代价换取苟且偷生?\"
\"我颜面何存?又有何面目去见伯符?\"
周瑜一掌将那封书信拍在桌上,怒容满面地环视众将。
对他而言,尊严与颜面,远比那数千将士的生死更为重要。
“都督,大丈夫当能屈能伸。”
“虽说应下刘备的条件有损都督威名……”
“可这般屈辱,总胜过城破被俘,沦为那大耳贼的阶下囚徒百倍吧?”
“末将斗胆,请都督三思!”
贾华语重心长,再次剖析利害。
周瑜身形微僵,眼底掠过一丝慌乱。
刹那间,他眼前浮现出一幅景象——
刘备高坐主位,秦牧随侍在侧。
那二人以胜者姿态,睥睨着他这个跪伏于地的败将。
此等耻辱,比剜心更甚!
相较之下,以柴桑换条生路,反倒微不足道了。
他重拾信笺,再度细读,默然不语。
良久——
周瑜终是长叹一声,不耐地挥袖:“去告诉大耳贼,我认他的条件。”
贾华、贺齐等将领如释重负,恍若劫后余生。
“都督忍辱负重,真豪杰也!”
“此番柴桑之失,本就是韩义公未守好水营,岂是都督之过?”
“都督保全六千将士,主公定会深感欣慰!”
贾华喜不自胜,连番奉承,将台阶铺得愈发妥帖。
周瑜却未理会谄媚,只凝视着刘备的笔迹,唇边浮起讥诮的弧度。
“刘备……这必是秦牧的毒计。”
“你们当真以为,我周瑜还会重蹈覆辙?”
“想引我入彀?我便将计就计,破围而出!”
……
两日后,夜深。
柴桑北门处,人群嘈杂喧嚷。
当地民众尽数被押至城门附近,被迫换上江东军的装束。这些面黄肌瘦的百姓神色惶恐,全然不解周瑜的用意。
周瑜立于城墙之上,漠然俯瞰着惊慌的人群。
\"都督,属下实在疑惑。\"贾华忍不住发问,\"既要撤离,为何要带着这些拖累?还让他们装扮成我军?况且刘备允诺解围的是北门,我军为何要集结在南门?\"
周瑜冷声反问:\"你真以为刘备会放我们离开?\"
贾华顿时语塞。
\"那伪君子满口仁义,实则心肠歹毒。秦牧更是狡诈多谋,诡计频出。他们岂会放任六千精兵脱身?\"周瑜冷笑道,\"这必是秦牧的陷阱,假意放开北门诱我们入彀。\"
他抬手指向北方:\"表面撤围,暗地必有埋伏。若我军从北门而出,必将全军覆没,我等都要命丧于此!\"
这番话说得贾华汗流浃背。
\"可刘备派来的使者明明指江立誓...\"贾华仍抱着一丝侥幸,\"汉室向来重诺,他身为主公,岂会...\"
\"乱世之中,诸侯为争疆土早将信义抛却。\"周瑜打断道。
以下为
---
\"我绝不信刘备能破例。\"
\"纵使刘备愿放行,秦牧必从中作梗,定会怂恿他设局剿灭我军六千将士!\"
周瑜面容讥诮,言辞间透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宛如已将刘备秦牧尽数掌控。
贾华不敢质疑,急忙追问:
\"都督既识破奸计,为何还要应允?\"
周瑜唇角掠过一丝寒芒。
\"正因洞悉其谋,才要反施其道,借机率众突围。\"
贾华愈发困惑,难以参透其中玄机。
\"刘备既在北门设伏,其余城门守备必然空虚。\"
\"届时我令百姓假扮士卒吸引北门伏兵。\"
\"亲率尔等自南门突袭,直取豫章郡与伯符汇合。\"
\"待刘备察觉,我等早如离弦之箭,教他望尘莫及!\"
周瑜不再遮掩,将谋划和盘托出。
贾华骤然明悟,面露叹服之色,抱拳赞道:
\"都督这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当真妙至毫巅!\"
\"难怪主公这般器重,末将今日得见神策,方知何为运筹帷幄!\"
\"柴桑之失非战之罪,来日收复失地,仍需仰仗都督!\"
贾华长揖及地,心悦诚服。
周瑜望了望当空皓月,挥手道:
\"时辰已至,开城门。\"
贾华立即传令。
随着城门洞开,吊桥轰然落下。
士卒们挥舞兵刃,将数千饥民强驱出城。
这些被搜尽存粮的百姓,早已饿得形销骨立。
此刻得见生路,顿时挣扎着向北奔逃而去。
“玄德公素以仁德自居,欲救黎民于水火。”
“此刻却要亲手荼毒苍生,兀自坐视某家从你马前脱身而去。”
“某家倒要瞧瞧,待你与秦子璟听闻噩耗,该是怎样一副捶胸顿足的狼狈模样。”
“嗬嗬嗬——”
周公瑾蓦地迸发出经年未闻的畅笑。
笑声骤歇,周郎翻身跃上鞍鞯,挥鞭厉喝:
“众将士随我取道南门!”
千骑卷起烟尘绝驰。
须臾过后。
南门洞开户牖,悬桥訇然垂落。
周瑜剑锋所指,声震九霄:
“江东健儿听真!今夜我周公瑾便为诸位劈开血路,引众归乡!”
“三军听令,直捣敌营!”
清啸声中,白袍将军一骑当先。
六千江东子弟恰似脱枷饿狼,自城门蜂拥而出,向刘军南隅连营扑杀而去。
百丈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