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2 / 2)

“婉儿妹妹,乔公德高望重,上天必会怜悯,让你们父女团聚。”

黄月英轻轻握住小乔的手,柔声安慰道。

小乔黯然一叹:“但愿如姐姐所言。”

秦牧定了定神,安抚道:“事已至此,忧心无益,暂且安心在此住下吧。”

安抚过后,秦牧安排黄月英为小乔安排了住处,随后转身走向其他营帐。小乔恭敬地行礼相送。

她望着秦牧远去的背影,低声喃喃着:\"秦子璟……若父亲真有不测,或许只有他能护我周全……\"

视线转向淮南合肥城。三万江东军集结完毕,正沿淝水北上,直指寿春。孙策立于城头,眺望淮南沃野,脸上难掩喜悦之情。

此次北渡长江,他们不仅斩杀曹性,全歼三千吕军,更轻松攻克重镇合肥。进军之顺利,简直如有天助。夏口之败的阴霾,此刻在孙策心中已然消散殆尽。

吕蒙在一旁说道:\"据探子回报,吕布已将主力调往淮北新蔡一带抵御曹操。寿春以南除曹性外,再无敌军。主公定能直抵寿春城下,届时兵力空虚的寿春必破,整个淮南将尽归我手!\"

这个年轻将领此前献计破曹性、取合肥,如今又为孙策描绘征战蓝图。

孙策满意地点头:\"先有烽火台之计守住柴桑防备刘备,如今又献计助我速取合肥。仲谋果然为我举荐了一位不逊于公瑾的智将!子明,你确实没有让我失望。\"

吕蒙顺势进言:\"待主公攻下寿春后,不妨先与曹操示好结盟,换取他退兵。如此便能从容整合淮南兵力,重振我军威势。而后挥师西进,必可一举平定荆州!\"

孙策听得热血沸腾,忍不住仰天大笑。

潘璋快步走上城头,低声道:

“主公,乔公已病故。”

孙策愣了一瞬。

随即冷笑道:

“若他肯乖乖献女,何必闹到如此地步,真是自寻死路。”

稍作停顿,又吩咐道:

“好歹是我与公瑾的岳丈,厚葬了吧。再加派人手,务必找到大乔!”

目送潘璋离去,孙策估算时辰已到,便动身前往逍遥津准备登船。

就在登船之际,一艘快船突然驶来。

信使踉跄跪报:

“主公!刘备突袭柴桑,韩当将军战死,水寨失守!”

“周都督请主公速回援!”

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

孙策手中马鞭惊落在地,厉声喝道:

“你说什么?!”

信使涕泪交加地重复了噩耗。

孙策瞠目结舌,满脸震惊。

一旁的吕蒙也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烽火台明明设立在柴桑西侧,刘备主力部队如何能避过监视,悄无声息攻占水军营寨?

韩当老将军乃江东支柱,怎会轻易败亡于刘备军之手?

这战报必定有误!

吕蒙脸上的志得意满瞬间凝固,抓着信使衣领怒吼。

信使跪地呈上染血帛书。

孙策指节发白地攥紧情报,帛布展开时发出刺啦声响。

墨迹如刀:

-韩当阵亡

-水寨陷落

-柴桑被围

烽火台失效缘由已无关紧要。

孙策终于看清棋局——所谓退守江陵,征讨五溪蛮,全是刘备精心设计的骗局。

调虎离山!

当他主力北渡淮河之时,刘备军早已剑指江东腹地。

这是要掘我根基!孙策心中惊雷炸响。

公瑾...若未采纳你淮北之策,刘备安敢如此猖狂!

长江波涛间回荡着君主撕心裂肺的怒吼。

(下接章节名:此刻孙策眼中,那个算无遗策的周公瑾已彻底跌落神坛。

战报未提及烽火台失守细节,但这已足够判定——周瑜的防御体系形同虚设。

夏口折损三万精锐尚可归咎天意。

如今连世代镇守的韩当都...

孙策攥碎案角,指缝间渗出木屑。

连小乔都赠予你了...

江风卷着君主最后的信任沉入水底。

“我竟瞎了眼,竟会倚重于你!”

孙策怒火冲烧,牙齿咬得咯咯作响,满心都是懊悔怨愤。

吕蒙见状深吸一口气,抱拳劝道:

“主公,此刻追责周都督已无济于事。”

“若柴桑陷落,江东屏障尽失,刘备水师顺流东进,我等江北之军便成孤旅。”

“届时纵使主公夺得淮南,江东基业亦将倾覆。”

“当务之急,唯有尽起精锐回援,不计代价解柴桑之危!”

这番话如冰水浇头,令孙策猛然惊醒。

满腔怒火瞬间化作刺骨寒意。

“子明所言极是,柴桑乃江东命脉。”

“淮南得失尚在其次,江东根基断不容有失!”

孙策攥紧双拳,眼底翻涌着深深的不甘。

寿春城已近在咫尺。

这唾手可得的肥肉,如今却要生生舍弃,叫他如何甘心?

沉默良久,终是狠狠甩袖:

“传令三军,即刻转道南下,驰援柴桑!”

见主公决断已定,吕蒙赶忙前去部署。

孙策最后望了眼寿春方向,目光转向南面。

“公瑾,这次别再让我失望!”

“若连柴桑都守不住,你也不必来见我了!”

......

柴桑城内,更深露重。

军府大堂却是烛火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