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最后,提出了五点尖锐但具有操作性的建议:
强力推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建立“否定报备”制度,杜绝随意退件。
成立市级政策合规性审查中心,统一政策解读和执行标准。
建立企业“安静生产期”制度,规范涉企检查行为。
打破数据壁垒,由市大数据局牵头,限期实现关键数据共享。
强化监督问责,引入第三方评估和企业评议机制,结果与单位考核、干部奖惩直接挂钩。
魏元怀着忐忑的心情,将报告呈送给郑开叶。
郑开叶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仔细审阅了这份报告,他看得非常认真,不时用笔在上面做着批注。
看完后,他抬起头,看着眼前因为连续熬夜而眼圈发黑的魏元,眼中充满了赞赏和肯定。
“好!非常好!”郑开叶用手指敲着报告,“问题抓得准,案例很鲜活,数据有支撑,建议也很有针对性!这才是我想看到的东西!辛苦了!”
得到书记的肯定,魏元心中一块大石落地,疲惫感仿佛也消散了不少。
“这份报告,稍作修改,就在下一次常委会上印发,作为专题研究营商环境优化的核心材料。”郑开叶果断决定,“你要做好汇报的准备。”
“是!书记!”魏元挺直腰板。
几天后,市委常委会再次召开。当各位常委和列席的相关部门一把手看到面前那份厚厚的、充满“火药味”的报告时,表情各异。
市长郭鹏面色凝重,快速翻阅着,看不出喜怒。
副书记张伟扶了扶眼镜,看得十分仔细。
纪委书记赵国强眼中则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而被报告点名或间接批评的部门负责人,如发改委赵东升、市场监管局李局长、政务服务中心王主任等,脸色则有些难看,如坐针毡。
会议开始,郑开叶没有过多寒暄,直接让魏元做汇报。
魏元深吸一口气,走到汇报席前。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清晰地介绍报告的主要内容。
虽然他尽量客观陈述,但那些触目惊心的案例和数据,本身就已经具有强大的冲击力。
会场一片寂静,只有魏元的声音和偶尔翻动报告纸张的哗啦声。
汇报完毕,郑开叶环视全场,语气严肃:“大家都听到了,也看到了,这就是我们济州营商环境的真实写照!触目惊心啊!如果我们还是沉浸在过去的成绩里,还是用老一套的办法来应付,济州的发展就会被这些无形的‘门槛’和‘梗阻’活活拖垮!优化营商环境,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枕头,是要刮骨疗毒,是要刀刃向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