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报告(1 / 2)

挂了电话,魏元靠在门上,长长吐出一口气,感觉比连加几天班还累,他看着那个礼品袋,仿佛那是什么烫手的山芋,他知道,邱函兴这看似笨拙的“投石问路”,只是无数试探中的一例,今天他强硬地挡回去了,但明天、后天呢?更多的人会以更隐蔽、更“合理”的方式试图接近他、影响他。

他想起郑开叶书记找他谈话时的眼神,那里面有信任,更有告诫:“魏元,这个位置,是平台,也是熔炉,更是考场,你会看到很多过去看不到的东西,遇到很多想象不到的诱惑,记住,守住初心,守住底线,你代表的不是我个人,而是市委的形象,是党纪国法的尊严。任何一点行差踏错,都可能万劫不复。”

当时他听得心潮澎湃,此刻才有了更真切、更沉重的体会。

十几分钟后,一个自称住建局司机的人小心翼翼地上门取走了礼品袋,对魏元的态度恭敬中带着一丝畏惧。

这一夜,魏元失眠了,电话里的热情谄媚、路上的“偶遇”关怀、门上的“薄礼”……一幕幕在他脑海中回放。

他深知,这些突如其来的“友谊”和“尊重”,并非冲着他魏元本人,而是冲着他所依附的权力,冲着他所在的岗位,一旦失去这个位置,或者一旦他失去了书记的信任,这一切都会如潮水般退去,甚至可能变成反噬的恶浪。

同时,他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优化营商环境专班办公室副主任,郑书记只给了一周时间拿出那份沉甸甸的报告,这不仅是能力的考验,更是意志的考验。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他,看他能拿出什么真东西,看他如何协调那些盘根错节的部门利益,看他这个“幸进”的年轻人到底能蹦跶多高,或者……会摔得多惨。

接下来的几天,魏元的生活陷入了两种极致的状态。

一方面,他几乎被各种“善意”包围。

办公室桌上,开始出现不知谁送来的新鲜水果、高档茶叶,他一律上交办公室登记处理,

邀请他参加饭局、茶话会、甚至业余体育活动的电话、微信络绎不绝,理由五花八门:老家商会联谊、校友聚会、某单位工会活动、甚至是他完全没兴趣的高尔夫体验课。

不少局长、区县长来市委汇报工作,结束后都会“顺路”来他这小隔间坐一坐,喝杯茶,聊上几句,言辞间极尽拉拢之能事。

甚至连一些退下来的老领导,也辗转托话,希望他“多多关心”某个项目或某个晚辈。

魏元疲于应付,但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清醒,他给自己定了三条铁律:一、绝不单独接受任何宴请;二、绝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礼品礼金;三、绝不在书记指示之外对任何具体事务表态许诺,所有工作往来,坚持在办公室、按程序、有记录。

另一方面,他投入了疯狂的工作状态。

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调阅了海量的文件资料:近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各部门的年度总结和计划、人大政协的相关提案议案、历年来的营商环境评估报告、外地的先进经验材料……

他列出了详细的访谈提纲,带着专班临时抽调的几名工作人员,开始了密集的调研。他不再仅仅依赖各部门提供的汇报材料,而是直接深入到办事窗口、企业车间、项目现场。

他约谈企业负责人,听他们倒苦水,记录下一个个具体而微的“梗阻”案例:一个简单的备案跑了五六个部门、盖章几十个;同样的材料需要反复提交;不同的部门政策解读相互打架;遇到问题投诉无门,被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