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阳满意一笑,立即安排事务:让二人留一千兵马安置山中百姓,迁往朱虚城;同时调集五千黄巾精锐,随军继续前进。
行军途中,黄巾士卒手捧鸡腿、牛肉,狼吞虎咽,眼中满是惊喜。
林阳见他们伙食太差,便让他们边行军边补充体力。
领队的裴元绍啃着牛肉,同样目瞪口呆!
军中的伙食竟能如此丰盛?
这饭菜比他们当**时吃得还要好!
“大人,这牛肉味道真绝了,而且不限量,管饱!”裴元绍的亲卫一边大快朵颐,一边抹着嘴角的油渍说道。
听着亲卫的话,裴元绍环顾四周,心中不禁感慨——仅仅是这样的伙食,就让他麾下的黄巾部众彻底心服口服了。如今哪怕他下令反叛,恐怕也没人愿意跟随了。
“记住了,以后别叫我大人,我现在是主公麾下的军司马。”长舒一口气,裴元绍彻底
---
“周仓,你们就是因为这个才躲在擂鼓山?”行进途中,林阳看向身旁的魁梧大汉,略感意外。
他没想到,周仓等人滞留此地,竟是因为自己占据了徐州。
“没错,主公您麾下兵力强盛,我们不敢南下。”周仓将怀中的牛肉块塞紧,连忙点头解释。
他们本是黄巾残部,此前一直在青州活动。但青州战乱频发,民生凋敝,实在难以生存。原计划南下徐州,却因林阳坐镇徐州,兵力雄厚,只得继续盘踞于此。
“原来如此。”林阳颔首,总算明白为何会在此地遇见这两人。
“今后跟着典韦好好干!”他拍了拍这位身高逾两米的悍将。此人不仅体格惊人,力量和速度更是非凡——演义中,他扛着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仅凭双腿便能追上赤兔马。
林阳摩挲着下巴,忽然若有所思。
来,给他弄块钢化防护盾!
周仓这身高两米多的猛汉,用这玩意儿正合适!
片刻后,周仓单手拎着钢化盾,满脸问号地翻看着:
“主公,这啥玩意儿?”
他有点懵——不是来给典韦当副将的吗?
“蛮好,你这力气正配!”林阳满意点头。能单手拎钢化盾,这耐力确实够硬!
“听着,以后这一千护盾营归你管了!”林阳一挥手,直接把精锐划给周仓。
所谓护盾营,正是当初在夏丘城用钢化盾武装的精兵。这次来青州,大半装备被周瑜带去了广县城,林阳身边只留了一千人马。
“护盾营?!”周仓盯着钢化盾直挠头——裴元绍都统五千兵,自己就带一千人?
典韦冷哼一声:“别瞧不上!这盾牌连老子都劈不烂!”
听罢,周仓乐得龇牙:“早说!多谢主公!”说罢把盾往背后一甩,腰间插两根螺纹钢,活像个移动堡垒。
林阳笑着摇头——他就欣赏周仓这股实诚劲儿!
林阳手下多了一名忠诚无比的将领!
收编裴元绍的五千黄巾军后,林阳的部队规模已接近万人!
得益于自身充足的物资供应,林阳完全不必为后勤补给担忧。
这支近万人的军队穿越擂鼓山,正朝着剧县方向进发。
在剧县城外的山林中
\"报告将军!十里外发现敌军踪迹!\"
早已在此埋伏多时的麴义听到斥候禀报,眼中顿时闪过精光。
\"哈哈,定是林子远派来增援寿亭的部队!\"
这正是麴义设伏的战术——围点打援!
\"可探明兵力与旗号?\"
麴义追问详情,斥候却摇头回答:
\"约莫万人规模,未见任何旗号。\"
原来林阳为隐蔽行军,特意未打出任何旗帜。
\"无旗号?!\"
麴义眉头紧锁。要知道林阳麾下即便是别部司马都有自己的旗帜。
这支万人部队竟不亮明旗号,显然是想隐匿行踪!
\"哼,管他是谁,今日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麴义冷眼扫视前方山林,这里就是歼灭援军的绝佳战场。
\"传令全军继续潜伏!\"
虽然只带了五千人马,但其中包含他最精锐的三千\"先登死士\"。
正是凭借最初八百先登死士,麴义才能有今日地位。如今这支王牌部队已扩充至三千人规模。
即便敌军十万之众,他也能杀得对方溃不成军!
\"遵命!\"
麴义一声令下,山野间的先登死士瞬间隐没在密林之中。
与此同时,山外村落口。
\"爹,回吧,您都在这守了多日。\"
\"再说这是官兵的事,与咱们何干?\"
村口枯树下,打柴老翁执拗地守在道旁,浑浊的目光始终望向山路尽头。
\"混账东西!\"
老翁抄起藤杖狠狠抽在青年背上,打得后生一个踉跄。
\"若没有林州牧,你早饿成路边的白骨了!哪来的红薯养活你这孽障!\"
老人每说一句,杖头就重重砸下。这几**始终记得砍柴时的发现——山中竟藏着数千甲士。
这些青州老民最懂刀兵之事。当年黄巾之乱时,老翁便是其中一员。本该饿毙沟渠的性命,全靠林阳在东莱、北海两郡广植番薯才得以活命。
\"爹!儿子知错了!\"
青年抱着头连连告饶。他怎会不明白?四百万青州父老,谁不是靠着林州牧的仁政才活到今天?
东汉末年,先遭黄巾**重创,中原人口骤减至不足四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