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之所以采纳周瑜之策,正是看中闪电突袭的战术价值。袁本初虽在寿光集结十二万大军,实则此处正是其软肋——乐安侯麾下十万杂兵仅万人披甲,战力与黄巾流寇无异。林阳笃定:三万精锐足可击溃此敌!
“传令全军继续前进,在擂鼓山下休整!”
林阳一声令下,大军再次向着擂鼓山方向行进。
此次急行军若非林阳能随时提供肉食,普通士卒恐怕难以支撑这样的强度。
不多时,大军抵达擂鼓山下。
“通知全军,今日加餐!”
听闻此令,士卒们脸上纷纷露出喜色。
加餐意味着牛肉、猪肉等肉食不限量供应!
很快,营地里飘起浓郁的肉香。
林阳正坐在队伍中吃着煮好的牛肉,军营外围突然传来骚动,一名士兵匆匆赶来。
“主公,外面有黄巾贼寇前来挑衅!”
林阳一愣,黄巾贼寇?
这地方竟然还有黄巾余孽?
“走,去看看!”
他立刻带上典韦,大步向前方走去。
青州本就是黄巾余孽的温床,此地民风彪悍,匪患不绝。
对于占山为王的贼寇,林阳并不意外,毕竟古代山林中的匪徒数不胜数。
哪怕是近代,剿灭匪患也付出过巨大代价。
“**!老子不管你们是谁,想过此地,就得留下伙食!”
林阳刚到前线,便见山林中涌出数千黄巾贼寇。
粗略一扫,人数竟不下五千!
林阳眉头一皱——这朱虚城县令是干什么吃的?
附近盘踞如此多的贼寇,居然毫无察觉?
“呸!区区贼寇,吃我一刀!”
混战中,一名伍长突然暴起,手中钢刀直取黄巾首领咽喉!
电光火石间,那彪形大汉反手横刀格挡,兵刃相撞迸出刺耳金鸣。
\"找死!\"
大汉怒喝,刀锋翻转间已将全副武装的伍长逼得踉跄后退。若非铁甲护体,这一击便要当场毙命。
\"恶来!\"
林阳冷眼旁观,突然唤出身边猛将。
典韦闻言跃出,玄铁长戟破空而来,恰与大汉再度扬起的刀刃相击。精钢锻造的刀身竟被震得嗡嗡作响。
\"可敢接我典韦三招?\"
声若惊雷,那黄巾头目瞳孔骤缩。不及细想,典韦已抡起双铁棍携风雷之势砸下。
\"砰!\"
火星四溅中,大汉连退数步,手中长刀寸寸碎裂。林阳见状轻咦一声,抬手制止杀招。
\"留活口。\"
典韦狞笑着揪住大汉后颈,如拎鸡崽般拖回本阵。被擒首领的部下顿时骚动不安。
\"救当家!\"
\"都别妄动!\"
六千精兵闻令变阵,森冷枪戟结成铁壁铜墙。
“呼哧......呼哧......呼哧......”
四千名身披鳞甲的重装步兵列阵而出,寒光凛冽的钢铁洪流,瞬间震慑得黄巾乱党目瞪口呆!
“铁甲卫!典韦将军!您莫非是林州牧!”
黄巾首领瞳孔骤缩,失声惊呼时,粗糙的大手不自觉地按住了刀柄。
乌沉铠、虎狼卒——放眼天下,除了那位坐镇徐州的武平侯,谁还能有此等精锐?
“哦?”
白马上的青年将领轻抚剑穗,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这群衣衫褴褛的**。能硬接典韦三记劈砍的蟊贼本就不多,更蹊跷的是对方竟能认出自己的亲卫建制。
“末将裴元绍,原是太平道三十六方渠帅之一。”
满脸风霜的汉子单膝跪地,甲胄上的符咒刻痕尚依稀可辨。他悄悄拽了把身旁被典韦反剪双臂的虬髯大汉,后者正梗着脖子怒视铁甲军阵。
“周仓?”
林阳指尖突然顿在青铜剑格的蟠螭纹上。这个在演义里为关羽扛刀赴死的忠耿汉子,此刻竟像头困兽般挣扎着,捆绳在古铜色臂膀上勒出深痕。
“侯爷认识俺这草寇?”
声如闷雷的应答引得林阳轻笑。按原本轨迹,这对难兄本该在卧牛山落草,如今却出现在青州地界,倒是有趣得紧。
“相逢即是有缘。”
林阳突然抬手,典韦立刻松开钳制。在裴元绍惊疑不定的注视中,年轻的州牧解下腰间鎏金错银的酒囊,清澈琼浆在空中划出弧线。
“可愿随我讨个正经功名?”
周仓武艺高强,对付普通将领不在话下!
林阳觉得与其让这两人在青州生乱,不如收归己用!
“这……”
裴元绍一听便明白了林阳的意思,但仍有顾虑。
“林州牧,不妨直说,擂鼓山还有十多万黄巾家眷,并非我不愿归降!”
林阳点头:“放心,只要你们归顺,这些人皆可成为我治下百姓,开荒种田,分发耕牛,日后生计无忧!”
他看向二人,继续道:“至于你们,一个做典韦副将,一个任别部司马,统领一军!”
说完,林阳示意身后的铁甲螺纹军——
“喝!”
军阵齐喝,威势逼人!
裴元绍苦笑,林阳的条件已算优厚,若不答应,恐怕只有死路一条。面对典韦和铁甲螺纹军,他毫无胜算。
“拜见主公!”
权衡再三,裴元绍最终选择投降,周仓紧随其后。
青州未来迟早是林阳的,与其顽抗到底,不如趁早投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