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宋神宗的新宋 > 第82章 钱,粮,人

第82章 钱,粮,人(1 / 2)

熙宁元年四月下旬,帝国的中枢在一种外松内紧的状态下高效运转起来。

根据御前会议的决策,一道道密札与明旨从中书、枢密院、三司发出:

河北诸路的厢军与征调的民夫,开始以“春季演练”、“整修水利”的名义,被调动起来疏浚河道、开挖深井。这番动作,暂时以“兴工”的名义掩盖了“防灾”的紧迫。

三司使韩绛与副使(负责度支的)官员熬红了眼,反复核算着本就捉襟见肘的国库。原本已开始缓慢推行的京城禁军裁汰步骤,不得不明显放缓。

韩绛心痛不已,每一笔省下的军饷都是他未来改革的基石,此刻却不得不优先保障潜在的赈灾和军备支出。

发运司的官员被秘密召见,开始悄无声息地核查汴京各大粮仓的储备,并计算着从江南、淮南调粮北上的运力和损耗。

枢密院的快马持札日夜兼程奔赴陕西、河东,边军的戒备等级在无声无息中提升。

然而,所有这些举措,都绕不开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钱。

御书房内,赵顼看着三司呈报上来的、画满了红圈的度支简报,眉头锁成了川字。他放下简报,手指用力按着太阳穴。良久,他长叹一声,对侍立一旁的韩绛道:“朕如今才知,什么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裁军省下的银子,还未捂热,眼看就要填进去……甚至,可能还不够。”

韩绛也是面色凝重:“陛下,开源节流,非一日之功。眼下应急,臣已尽力腾挪,然若旱情持续扩大,或西夏真有异动,则……则国库必不能支。除非……”他顿了顿,没敢说下去。

赵顼知道他想说“除非加赋”,这是饮鸩止渴,他绝不会在此时采用。他摆摆手,岔开了话题,提出了另一个让他夜不能寐的问题:

“韩卿,这些举措,皆是中枢遥控。然河北地广,情势瞬息万变。若真如沈括所忧,旱情大起,流民四散,难道还要等州县奏报、汴京廷议、再下发指令吗?待到那时,恐怕灾情已如野火,难以收拾了!”

他站起身,踱步到悬挂的巨幅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河北的位置:“朕思虑再三,必须在河北设立一个临机专断的衙门!授予全权,统筹当地一切抗旱、安抚、乃至备边事宜!事急从权,可先斩后奏!”

韩绛眼中一亮,这正是他之前想提的“体量安抚使”的升级版,立刻附和:“陛下圣明!此乃应对非常之时的非常之策!有此一衙,则政令出于一门,行动迅捷如臂使指,可免上下推诿、公文往返之耗!”

“然则——”赵顼猛地转身,脸上是深深的疲惫与烦恼,“派谁去?!”

这个问题,让书房内瞬间安静下来。

“此人需满足诸多条件,”赵顼掰着手指,一条条道来,仿佛在陈述一道无解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