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宋神宗的新宋 > 第81章 旱灾带来什么?

第81章 旱灾带来什么?(2 / 2)

其四,广开粮源。除官仓调拨、漕运保障外,韩绛所言鼓励商贾之法,可择一二州府先行试点,有效则推,无效则止,务必谨慎,防其滋弊。

其五,也是最重要一点,”韩琦目光扫过所有人,“即刻拟定祷雨仪式,陛下需亲率百官,祈天求雨!”

最后一点,让众人一怔。韩琦缓缓道:“乃安定人心之大计!让天下百姓皆知,朝廷已知灾情,陛下正为民请命!如此,可暂稳民心,为我等后续诸策,争取时间!”

姜还是老的辣。韩琦的策略,既有雷霆手段,又有怀柔之计,既务实又务虚,几乎考虑到了所有层面。

诸臣所议,条条在理,面面俱到,已然勾勒出一套完整的救灾方略。富弼、韩琦等人言毕,书房内出现短暂的寂静,只等年轻的天子最终拍板,便可依计而行。

然而,御座上的赵顼并未立刻决断。他缓缓站起身,走下丹墀,来到五位重臣之间。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位老臣的脸,语气沉重地开口:

“诸卿所思所谋,皆老成持重,朕心甚慰。若只为应对天旱,依韩相公之策,步步为营,或可勉力支撑,将灾祸消弭于无形。”

他话锋陡然一转,声音里透出一股更深沉的忧惧:

“然则,朕此刻心中所虑,远不止于河北之旱魃,亦不止于流民之口粮。朕之所惧,在于兴庆府,在西夏!”

“西夏”二字一出,如同平地惊雷,在书房内炸响!包括韩琦在内,所有重臣的脸色瞬间都变了,瞳孔微缩,呼吸都为之一窒!他们方才专注于国内灾情,竟一时未将视野投向塞外。

赵顼的声音冷冽如塞外寒冰,继续剖析着那令人不寒而栗的可能性:

“自我庆历年间败于好水川,定川寨,西夏虽称臣,然其心从未臣服。我大宋但凡有一丝风吹草动,国力稍显疲态,西夏何时不是如同嗅到血腥的豺狼,立刻扑上来撕咬?”

“如今,河北若然大旱,粮草必然短缺,流民必生,军心亦恐浮动。此等千载难逢之良机,西夏岂会坐视?

它必陈兵边境,甚至寻衅入侵,一来可劫掠我边州粮草人口以补其乏,二来可试探我朝虚实,若见我朝应对失措,则大战必起!”

他环视群臣,每一个字都敲打在他们的心上:“届时,我大宋将面临天灾与人祸并至,内忧与外患交攻之死局!腹背受敌,进退失据!这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

经皇帝这一点破,所有重臣顿觉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瞬间透彻心扉!

富弼猛地一拍大腿,声音都带着后怕:“陛下圣明!老臣昏聩,竟未思及此!西夏!确是心腹大患!若其趁火打劫,则河北局势必将崩坏!”

文彦博脸色极其难看,立刻接口:“陛下所虑,远胜臣等!枢密院即刻以最高等级行文陕西四路、河东路,令王韶、种谔、郭逵等边将,立即进入临战戒备!侦骑四出,严密监控横山一带西夏军动向!各堡寨要塞,加固城防,清野以待!”

曾公亮也急了:“若真如此,钱粮调度更需优先保障军需!三司算盘需重打,平抑粮价之银,恐需先挪作边备之资!”

韩琦深吸一口气,这位历经风雨的老臣,眼中也露出了前所未有的凝重。他向着赵顼深深一揖:“陛下…老臣亦一时见不及此。陛下高瞻远瞩,洞察机先,老臣拜服。

如此看来,先前所议诸策,皆需调整。所有应对,首重边防!安内必先攘外,至少,需有足够力量震慑西夏,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这一刻,书房内的气氛彻底改变。议题已从单纯的“救灾”,骤然升级为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危机应对”。

赵顼看到众臣的反应,知道他们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极端严重性。他沉声道:

“诸卿既已明白,便当知此刻之紧要。韩相公,便以你为首,将方才所议诸策,全部纳入以防西夏为首要目标之框架下,重新拟定详略。明日午时,朕要在政事堂看到章程!”

“臣等遵旨!”众臣齐声应命,声音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赵顼的这一点拨,如利剑劈开迷雾,让所有人体会到了这位年轻皇帝在深重危机面前所展现出的、远超其年龄的战略判断力和惊人的洞察力。一场潜在的旱灾,在其指引下,被看到了更深层次、更致命的连锁风险。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