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世荣拜服,南拳归心。
这惊人的一幕,让厅内外陷入寂静。
跟随林世荣的岭南拳师们,从惊疑到愤怒,再到茫然,最终化为一种复杂的沉默。
他们看着自家门派的顶梁柱那从未弯过的脊梁,竟对着一个年轻人行此大礼,心中五味杂陈。
周明没有去扶,他受得起这一拜。
他所传之道,所行之事,为的是这个族群的未来,受一派宗师之礼,理所应当。
直到林世荣长揖不起,他才上前一步,双手虚扶:“林师傅不必如此,你我皆为华夏武人,同舟共济,本是分内之事。”
林世荣直起身,脸上激动与惭愧交织,他长叹一声:“先生一席话,胜过我百年苦修。”
“我等坐井观天,险些成了武道罪人!这岳麓论道,我岭南一脉,定为先生马首是瞻!”
“好。”周明颔首,视线扫过厅外那些神色各异的南拳宗师,“我期待在岳麓山上,看到南派拳术绽放新的光彩。”
事情至此,本该告一段落。
林世荣却未马上告辞,他神情一肃,从怀中小心取出一封火漆封口的信件,双手奉上。
“周先生,这是宝芝林的林妙可小姐,托我转交的密信。”
“她说与您是故交,信中事关重大,务必亲启。”
林妙可?
周明心念微动。
这个名字,连同另一个代号——十三姨,一同从前身的记忆深处浮现。
那是前身在海外求学时的挚友,也是最早追随孙先生的核心成员之一。
前身归国,本就是受她与孙先生之邀,携带一批重要的物资与经费,意图在湘省打开局面。
只是,前路断绝,身死魂消。
如今,故人来信,所为何事?
周明接过信,入手微沉,信封角落烙印着一个精致的蝴蝶标记,这是他们约定的最高等级密语。
他不动声色地对林世荣道:“有劳林师傅。”
林世荣见他收下信,如释重负,再次抱拳:“先生,我等便不打扰了,这就去安排岭南同道,静候岳麓山开坛!”
说罢,他转身带着一众弟子,昂首阔步离去。
他们来时的桀骜与敌意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昂扬与振奋。
厅堂内,只剩下周明与侍立一旁的周小七。
“先生?”周小七察觉到周明在看到信封后,周身温润的气息有了凝滞。
周明没有说话,手指轻轻撕开火漆。
信纸特制,上面用米醋混合药水写就,字迹遇热方显。
他将信纸凑近茶炉,炭火炙烤着纸面,一行行娟秀又焦灼的字迹缓缓浮现。
信中内容并非寒暄,而是用暗语写就的惊天秘闻。
周明平静地看着,眼底的深邃愈发浓重。
信中所言,与他之前的某些猜测不谋而合,却比他想的更加肮脏。
前身的归国行程,并非清廷察觉,也非偶然泄露。
而是被革命党内部一位思想激进的高层,有意泄露给了与他们暗中勾结的邵清陈家。
目的有二。
一,借陈家之手除掉周明,夺取那批由周明从海外华侨手中募集的巨额物资和经费。
二,将周明的死嫁祸给清廷,以此激起民愤,为他们的“大业”添火。
好一招一石二鸟,好一招借刀杀人!
信中,林妙可言辞恳切地警告,如今的同盟会,早已不是最初那个纯粹的组织。
孙先生虽有宏图大志,但对整个组织的掌控力却极为有限。
组织内部派系林立,争权夺利之事屡见不鲜。
更有甚者,为了寻求外部支持,主张与洋人进行深度利益捆绑。
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换取洋枪洋炮和金钱援助。
她本人因察觉到蛛丝马迹,并对此提出质疑,已遭到激进派的全面排挤,如今在组织内举步维艰。
但她仍在信中表明,会设法摆脱监视,尽快赶到岳麓山,将更详细的情报。
包括那位内鬼高层的身份,以及他们与洋人勾结的具体细节,亲口告知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