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这话——”
“南灶那场火,我得查。殿下允的。”
老内监叹口气,“殿下的口谕谁敢拦?娘子要看哪?”
“上月的酱料出入簿。”
他翻箱找出一本薄薄的账。
孟鸢接过,往后翻。
“酱料名、数量、签号、用途……”
她的目光在“正供酱·十坛”那行停了。
那一栏的签号正对应——“十三号”。
她把袖里那根焦木签拿出来,残痕处还能辨出一个“十三”。
心里一动。
“这批酱,是给哪用的?”
老内监眯着眼看:“……南灶。”
孟鸢的手指停在账上,语气淡淡的:“可南灶没要过。”
“那是……有人代领。”
“谁领的?”
“印记在那页后头。”
印章红得发黑,但那印的名字,她认得——“许膳房丞”。
那人她听说过。
许膳房丞是御膳局新来的副官,近来爬得快,据说与右谏台那边走得近。
孟鸢合上账本。
“多谢。”
老内监担心地看她:“娘子,这事——可不是咱动得了的。”
“火都动了,怕什么。”
她起身,披风下摆被风掀开,露出一点青衣。
她没急着去告状。
先去了厨房,那口被烧塌的锅还在。
周临安正擦铁壁,一抬头,看见她。
“嫂嫂!”
“嗯。”
“查到了?”
“查到火怎么来的。”
“谁放的?”
“还不能说。”
“那嫂嫂要去告?”
“不能。”
“为啥?”
“火未灭。”
“嫂嫂又在打谜。”
“这谜不解,锅就白擦了。”
他皱了皱眉,“那嫂嫂要我帮?”
“帮我看住酱库。今日若有人再去领料,记下是谁。”
“记。”
孟鸢看他那副认真样,嘴角一弯。
“少吃嘴。”
“嫂嫂,我这叫护火。”
“护嘴吧。”
她转身往殿那边去。
太子正在看折子,屋里静得能听见笔触的声音。
“殿下,南灶那火,有线索。”
太子抬眼:“说。”
“火源是宫酱库。”
“证据?”
她呈上木签。
“这签号十三。”
“正好对应上月一批正供酱,名义上是南灶取用。”
“可南灶没要过。”
“嗯。”
“是谁领的?”
“许膳房丞。”
太子一顿。
他当然知道这名字。
御史那折子,便是从许手里流出去的。
“孟氏,你可知道这件事的分量?”
“知道。”
“你拿这个证据来给我?”
“火是殿下让我查的。”
“若这火牵出右谏台,你要怎么办?”
“火起了,就得灭。”
太子静了几息,忽然笑了一声。
“你这口气,像个不怕死的。”
“厨子怕死,饭就生了。”
“好。”
他把木签收起。
“此事,本宫自处。你不许再查。”
“是。”
“回膳房吧。”
……
周临安正趴在案上写账,一听脚步立刻抬头。
“嫂嫂,来了。”
“没人去领料吧?”
“没有。那几个小膳官都被关在库外。”
“好。”
“嫂嫂,殿下那边……”
“暂时没事。”
“那就好。”
“可风不对。”
“怎么?”
“你听。”
她轻轻一指窗外。
风里隐隐有铃声。
那不是寻常风铃,是宫中禁行的“哨铃”——只有巡察司夜行时才会响。
周临安脸色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