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一声怒吼(2 / 2)

田埂上,不时有回家路过的村民,看到麦家地里多了个陌生的郎君,都好奇地停下脚步,问麦大江:“大江,这是啥人啊?咋来帮你家收麦?”

麦大江直起身,擦了擦额角的汗,笑着答道:“这是城里请来的帮工,叫赵铁柱,手脚麻利得很。”

村民们“哦”了一声,眼神里满是羡慕,麦家如今在城里站稳了脚跟,就两垧地的收麦都请得起帮工了,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好了。

赵铁柱听到主家和村民的说话声音,心里没有丝毫不自在,更没觉得丢了尊严。他本是卖身的,签了卖身契就比普通的良民身份低,但是到了麦家之后,他仍然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长工,丝毫没有卖身后的额屈辱感。

今天主家还村里主动掩饰自己是个奴仆的事实,没让他抬不起头。

他此时反而干得更起劲了,镰刀挥得更快,捆麦的动作也更麻利了。

中午的饭,一家人坐在田埂边的大树下吃。粗瓷碗里的粥清润可口,炒青菜带着烟火气,馒头松软香甜。

吴妈、云芽和阿福都是吃完来的,等麦大江夫妻和赵铁柱吃饭时候,云芽继续挥动镰刀,接手收麦子,

三人吃完,吴妈便收拾碗筷,自己回老房子洗碗。

麦阿福依旧在地里捡麦穗,小篮子很快就满了。

接下来的两天半,麦家一行人早出晚归,铆足了劲抢收。

麦大江和赵铁柱负责割麦、捆麦,徐盈娘和云芽负责把麦捆搬到驴车上,拉回院子里晾晒;麦阿福则负责捡麦穗、给大家送水,偶尔也学着捆几小捆麦子,做得有模有样。

赵铁柱果然是一把好手,不仅力气大,还肯下苦功,每天都是第一个下地,最后一个收工,从不抱怨。麦大江看在眼里,心里越发满意,暗自觉得这孩子买得值。

到了第三天下午,麦家两亩地的冬小麦已经开始在晾晒了。

金黄的麦捆在老院子里堆成了小山,散发着淡淡的麦香。

徐盈娘看着这满院的麦子,脸上笑开了花:“今年的收成不错,多亏了芽儿提醒得早,也多亏了铁柱帮忙。”

云芽看天气预报,笑着点头:“接下来就是晒麦了,得趁着这几天晴天,把麦子晒干,然后脱粒,装袋存起来。”

麦阿福也凑过来,拍着小胸脯说:“我还能帮忙翻麦子!”

一家人坐在院子里,晚风送来阵阵凉意,看着满院的麦捆,想着即将入仓的粮食,心里都透着踏实。

吴妈端来凉茶,大家喝着水,聊着天,田垄间的疲惫被这满满的收获感冲淡。

赵铁柱捧着粗瓷碗,看着眼前和睦的一家人,心里也暖暖的,这日子,安稳踏实,没有后娘的算计与爹的偏听偏信,真的是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就在这赵铁柱局的充满希望的晚上,边塞的军营里却并不安稳。

只听到寂静的夜里一声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