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之日,冉闵身先士卒,所向披靡。他的血色气运在战场上如同燃烧的烈焰,所过之处,敌军无不溃败。然而慕容鲜卑采取了车轮战术,不断消耗冉魏军队的体力。
陛下,退兵吧!副将拉住冉闵的马缰,将士们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了!
冉闵双眼赤红,周身血色气运翻涌:退兵?今日若是退去,来日还有何面目见中原父老?
他一把推开副将,再次杀入敌阵。
李寻与杨敏在远处观战,都看出了问题所在。
冉闵已经被血色气运控制了。杨敏叹息道,他现在完全被复仇的执念驱使,已经失去了理智。
果然,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冉闵不顾实际情况,一味猛冲猛打,最终陷入了慕容大军的重围。
擒杀冉闵者,赏千金,封万户侯!慕容恪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
冉魏军队见状,军心大乱。许多将领开始各自为战,有的甚至临阵脱逃。在李寻的洞虚真瞳中,冉魏上空的血色气运开始剧烈波动,出现了无数裂痕。
气运将散,大势已去。李寻闭上了眼睛。
最终,冉闵因为坐骑突然倒毙而被擒。被俘之时,他仍然怒目圆睁,厉声喝问: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
慕容恪大笑:你不过是个奴仆下才,也敢妄称帝王?
永兴三年,冉闵被慕容恪斩杀于遏陉山。据说他死时,天降大雪,方圆百里内的蝗虫尽数死亡,仿佛天地也在为这位悲剧英雄哀悼。
李寻与杨敏站在远处的山岗上,默然注视着这一切。
在冉闵断气的瞬间,李寻的洞虚真瞳看到,那道一直支撑着冉闵的纯白光芒终于冲破了血色气运的束缚,化作一道流光直冲云霄。而残余的血色气运则轰然崩散,重新化作无数怨念,消散在天地之间。
他终于解脱了。杨敏轻声道。
李寻沉默良久,方才缓缓开口:他以复仇为名,行拯救之实。虽然手段酷烈,但在这乱世之中,谁又能说清是非对错?
山下,慕容鲜卑的大军正在打扫战场。冉魏的残部或降或逃,这个建立在血与火之上的政权,仅仅存在了三年就土崩瓦解。
更让人忧心的是,随着冉魏的灭亡,北方的魔气似乎又活跃了起来。在李寻的感知中,那些原本被冉闵血色气运压制住的魔气,正在重新凝聚。
除掉了冉闵这个心腹大患,那些魔道中人恐怕会更加肆无忌惮。杨敏担忧地说。
李寻望向南方,目光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北方已成人间地狱,或许我们该去江南看看了。
就在这时,一阵微风吹过山岗,带来了远方百姓的哭泣声。冉闵死后,慕容鲜卑在邺城展开了新一轮的屠杀,曾经的血色悲剧再次上演。
乱世啊...李寻长叹一声,转身离去。
他的心中无喜无悲,只有无尽的苍凉。这些年来,他见证了太多的兴衰成败,太多的生死轮回。祖逖的忠义,冉闵的酷烈,都如同过眼云烟,转瞬即逝。
而真正的魔患,却依然在暗处滋长。
下山之时,李寻忽然心有所感,回头望了一眼冉闵殒命之处。恍惚间,他似乎看到了一个虚幻的身影,那个身影对着他微微一笑,随后化作点点星光,消散在天地之间。
或许,这位武悼天王最后的觉悟,比他想象的要深刻得多。
我们走吧。李寻收回目光,语气坚定,这片土地需要真正的希望,而不是又一个复仇的轮回。
两人身影渐行渐远,消失在山路尽头。而北方的乱世,还远未结束。两人又开启了数十年的漂泊和除魔救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