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的宁静余韵尚未完全散去,生活的现实节奏便已悄然介入。沈聿怀回到研究所,迎接他的不仅是积压的文件,还有助理转达的一条信息——伦理委员会将于本周五上午召开一次非公开的内部讨论会议,虽未明确会议内容是否与他相关,但在这个敏感时期,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引人警惕。
他面色平静地听完汇报,只淡淡颔首表示知晓,便投入了工作。然而,在审阅一份数据报告时,他的目光在某一页上多停留了几秒,指尖无意识地在纸张边缘摩挲了一下。那封匿名邮件里刻意涂抹的事故报告片段,与兰伯特教授在听证会上闪烁其词的质疑,像幽灵般在脑海角落一闪而过。他迅速收敛心神,将注意力强行拉回眼前的图表与数字上。理性告诉他,焦虑无用,唯有将自身构筑得更加无懈可击,才是应对一切的根本。
与此同时,公寓里的温念初正对着电脑屏幕,瞪大了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收到的邮件。
发件方是“北极星影像工作室”——一个以其极具先锋性的自然纪录片和视觉艺术项目闻名全球、总部设在冰岛雷克雅未克的顶尖团队。邮件措辞极为客气且充满欣赏,工作室的艺术总监亲自执笔,表示他们关注到了温念初“感受·温度”展览中极光系列作品的独特力量与情感深度,尤其是她对光影和色彩那种近乎本能的、复苏般的感知力,与他们正在筹备的一个关于“极端环境与内在感知”的多媒体艺术项目理念高度契合。
他们正式邀请她,以合作摄影师的身份,参与该项目第一阶段为期六周的冰岛冬季拍摄。邮件末尾强调,这是一个探索性的艺术项目,并非商业委托,但会提供优厚的创作津贴和国际级的平台曝光。
冰岛!冬季!极光!极端环境!
每一个词都像一簇火苗,瞬间点燃了温念初身为野生动物摄影师的血液与灵魂。那是一片她从未用镜头探索过的、充满原始力量与神秘感的土地,是挑战,更是无数摄影师梦寐以求的机遇。
兴奋如同潮水般涌上,几乎要将她淹没。她几乎能想象出黑沙滩的怒浪、冰河湖的浮冰、冰川的幽蓝以及夜空中更加狂野舞动的欧若拉。她的指尖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然而,这股兴奋的浪潮在触及内心某个柔软的角落时,骤然放缓了速度。六周。不是一个短暂的周末,是整整一个半月。这意味着,她将和沈聿怀分开……这么久。
刚刚确认彼此心意,刚刚开始勾勒共同未来的蓝图,就要面临这样长时间的分离吗?她下意识地看向窗外苏黎世阴沉的天空,脑海中浮现的却是沈聿怀沉静的眼眸,是他牵着她手时掌心的温度,是清晨醒来他怀抱的温暖。
一种清晰的、名为“不舍”的情绪,像藤蔓一样缠绕上来,与那股职业的兴奋感激烈地拉扯着。
傍晚,沈聿怀回到公寓时,敏锐地察觉到温念初与往常不同的情绪。她依旧笑着迎上来,接过他脱下的外套,但那双明亮的眼睛里,除了见到他的欢喜,还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与……犹豫。
“今天过得怎么样?”他一边松着领带,一边习惯性地问道,目光却在她脸上细细逡巡。
温念初拉着他坐到沙发上,将笔记本电脑推到他面前,点开了那封邮件。“你看这个,”她的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雀跃,又掺杂着些许忐忑,“北极星工作室的邀请……冰岛,六周。”
沈聿怀的目光快速扫过邮件内容,专业的措辞、顶尖的平台、极具吸引力的主题……他立刻明白了这个邀约的分量。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身边人散发出的那种混合着巨大渴望与不确定的磁场。
他没有立刻发表意见,而是侧过头,认真地看向她:“你的想法是什么?”
“我……”温念初咬了咬下唇,老实交代,“我很想去。冰岛、极光、新的挑战……这对我来说诱惑太大了。但是……”她抬起眼,望进他深邃的眼底,声音低了下去,“六周……时间太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