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柏悦酒店宴会厅,水晶灯流光溢彩,衣香鬓影,觥筹交错。华艺基金会的年度慈善晚宴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温念初穿着一身苏苏帮她挑选的烟粉色露肩长裙,简洁的剪裁勾勒出她纤细的腰线,长发松松挽起,几缕碎发垂落颈侧,平添几分柔美。她手中端着一杯几乎未动的香槟,站在略显安静的角落,努力调整着呼吸。
按照沈聿怀所说的“情境暴露练习”,她正在尝试“观察”自己的情绪。心跳比平时快,手心有细微的汗意,面对穿梭往来、谈笑风生的人群,她确实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那层情感的隔膜似乎有加厚的趋势。但她没有像以前那样想要立刻逃离,而是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这只是练习,观察它,而非被它吞噬。
她的目光扫过人群,努力将注意力集中在会场前方展示的、本届基金会重点扶持的艺术项目简介上,其中就包括了她的“感受·温度”摄影展预告。
“温小姐?”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身边响起。
温念初转头,看到基金会秘书长李明远微笑着站在一旁,他身边还跟着一位气质儒雅、两鬓微白的老者。
“李秘书长,晚上好。”温念初露出得体的微笑,暗暗握了握拳,给自己打气。
“这位是国立现代艺术馆的馆长,徐怀瑾先生。”李明远热情地介绍,“徐馆长对您的作品非常感兴趣,刚才还在问我关于您展览的事情。”
徐怀瑾!国内艺术界的泰斗级人物,他执掌的国立现代艺术馆是无数艺术家梦寐以求的殿堂。温念初的心脏猛地一跳,努力维持着镇定,微微躬身:“徐馆长,您好,久仰大名。”
徐怀瑾目光温和地打量着她,带着长者的睿智与审视:“温小姐,不必客气。我看过你提交给基金会的部分作品小样,尤其是那组极光和阿尔卑斯山的光影,很有力量。听说你的创作背后,有一段关于‘感知复苏’的独特故事?”
来了。温念初深吸一口气,想起沈聿怀的话——将注意力集中在分享创作理念上。她抬起眼,目光清澈地迎向徐怀瑾,开始讲述她如何从最初的“无感”,到在苏黎世的环境中,一点点重新捕捉世界的色彩与温度。她没有过多涉及私人治疗细节,而是着重描述了感知变化带给镜头语言的蜕变。
她的语速平稳,眼神专注,渐渐忘记了周围的喧嚣,完全沉浸在对创作本身的阐述中。徐怀瑾听得十分认真,不时点头,眼中流露出赞许。
“……所以,这个展览,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作品展示,更是我个人重新学习‘感受’的一份答卷。”温念初最后总结道,语气真诚。
“很好。”徐怀瑾颔首,眼中带着激赏,“艺术最打动人心的,往往是创作者注入其中的真实生命体验。你的作品里有这种力量。期待你的展览开幕,如果效果如预期,国立现代艺术馆或许可以考虑后续的合作巡展。”
合作巡展!温念初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无疑是对她作品和专业性的极高认可!
“谢谢徐馆长!我一定会努力的!”她激动地回应,脸颊因兴奋而泛起红晕。
又与徐怀瑾和李明远交谈了几句,两位先生便去应酬其他宾客。温念初站在原地,感觉心脏还在砰砰直跳,一种混合着巨大喜悦和成就感的情绪汹涌而来。她成功了!她不仅没有在社交场合失态,还赢得了至关重要的认可!
她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沈聿怀。趁着无人注意,她悄悄走到露台,拨通了他的视频通话。
苏黎世应是午后,沈聿怀很快接通。他似乎在公寓的书房里,穿着宽松的深灰色家居服,背景是洒满阳光的窗户。
“沈聿怀!”温念初的声音还带着未褪的激动,“我刚刚……见到徐怀瑾馆长了!他肯定了我的作品,还说……可能有机会合作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