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你是我的特效药 > 第72章 镜头之下,旧疾暗涌遇新机

第72章 镜头之下,旧疾暗涌遇新机(1 / 2)

“探路者”的首次正式拍摄,选址在阿尔卑斯山麓一处未经开发的山谷。湍急的融雪溪流、覆盖着地衣的嶙峋怪石、以及在强风中依旧虬劲生长的松柏,构成了项目所需的“野性生命力”背景。

温念初穿着专业的防风外套,长发利落地束起,整个人仿佛与手中的相机融为一体,在乱石与溪涧间敏捷地移动,寻找最佳角度。模特是经验丰富的户外运动员,在她的指导下,于险峻的环境中做出各种极具张力的攀爬、跳跃动作。

镜头里,是充满力量与美感的画面。阳光穿透云层,勾勒出肌肉的线条,溅起的水珠在空气中凝成璀璨的瞬间。

然而,只有温念初自己知道,她的内心正经历着一场无声的风暴。

当模特需要表现出极度疲惫、倚靠岩石喘息的特写时,她透过取景框,看着对方脸上那逼真的痛苦与脆弱,一种熟悉的麻木感如同冰冷的潮水,悄然漫上心头。她能精准地构图、控制光影,却无法真正“感受”到那种疲惫与挣扎应有的情感冲击。镜头内外,仿佛再次隔了一层无形的、冰冷的玻璃。

她的“无感症”,在这需要极致情感共鸣的创作压力下,再次隐隐发作。

“停一下。”她放下相机,对模特打了个手势,声音尽量保持平稳,“我们休息十分钟,调整一下状态。”

她走到一旁,拧开水瓶,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却无法浇灭心底那丝焦躁与无力。她靠在冰冷的岩石上,闭上眼,努力回想沈聿怀曾教过她的方法——聚焦于生理感受,风声的呼啸,岩石的粗糙,冷水入喉的刺激……试图重新建立与真实世界的连接。

与此同时,沈聿怀正在研究所的办公室里,审阅一份刚接收到的转诊病例资料。

病例的主角是一位中年画家,在一次严重车祸后,虽然身体康复,却患上了一种罕见的视觉感知障碍。他无法再准确感知物体的颜色和形状,眼中的世界扭曲、破碎,如同打翻的调色盘,这彻底摧毁了他的艺术生命,也让他陷入了深度的抑郁。

令沈聿怀指尖微微发凉的是,病例描述中提及,这位画家在试图强迫自己作画时,会出现心悸、出汗、甚至短暂失明等强烈的生理应激反应——这与他自己面对不受控的肢体接触时的反应模式,有着惊人的、病理学上的相似性。

不同的刺激源(视觉vs触觉),却导向了类似的、由创伤引发的感知扭曲与生理防御机制。

他仿佛在阅读一份关于他自己的、扭曲的镜像报告。

一种难以言喻的共鸣感,混合着职业性的探究与一丝隐秘的刺痛,在他心底蔓延。他一直以来,都将自己的问题框定在“接触洁癖”的范畴内,理性地分析、治疗。但此刻,这个病例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他内心更深层的恐惧——对“失控”的恐惧,对“正常感知”永久性丧失的恐惧。

这种恐惧,与温念初因无法“感受”情感而痛苦,在本质上,何其相似。

他们都是被困在自己感知牢笼里的人。

他拿起内线电话,用德语与转诊医生进行了简短的沟通,表示愿意接手这个病例,并进行更深入的评估与研究。挂断电话后,他久久凝视着病例上那位画家扭曲的自画像,目光深沉。

山谷这边,休息时间结束,拍摄继续。但温念初的状态并未完全恢复。一个需要捕捉模特在激流中挣扎向上的动态镜头,她反复拍了数次,却始终觉得缺少了那种撼动人心的“生命力”。

不是技术问题,是感知的隔膜再次竖立了起来。

就在她深吸一口气,准备再次尝试时,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她原本不想理会,但鬼使神差地掏出来看了一眼。

是沈聿怀发来的信息,没有文字,只有一张图片。

点开图片的瞬间,温念初愣住了。

那是一张极其细腻的显微摄影照片——一颗挂在蛛网上的露珠,在晨光中折射出七彩的光芒,露珠内部,倒映着整个模糊而梦幻的世界。脆弱,却蕴含着整个宇宙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