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2 / 2)

如利刃直插明军中枢!

原本改道的明军顿时阵脚大乱,

连最近的城池都未能进入,

就被围困于土木堡。

接着……

这位年轻的大明皇帝,与兵部尚书、一众武将朝臣,

大明的数十万精锐,

近乎八成的国力,

竟以如此荒唐、儿戏的结局收场!

可大明数十万将士的鲜血,

将这片土地浸染透红。

数十万冤魂,萦绕在这位年轻皇帝的头顶,

久久不散。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

“混账!”

老爷子目睹这一切,虽早料到此处或是大明转折,

却未想到,

竟是以这般方式!

简直荒谬至极!

他戎马一生,从未见过如此“战事”!

这岂不是自寻死路?

“朱棣!这就是你养出的废物!”

“你这不肖子孙!”

“朱棣!”

“你……”

“你给咱说清楚!”

暴怒的老爷子,情绪激动得几乎要将梦境震碎。

……

桃园之内。

朱雄英竭力维持着梦境稳定。

他望着这一幕,无奈苦笑。

原本……

他打算加速这段时空影像。

但为了让老爷子看清大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他只能选择继续。

“后面的几位皇帝必须加快进度了。”

“否则我的精力难以支撑这场梦境。”

想到这里,

朱雄英的目光转向另一侧。

……

钟山脚下。

桃花村中。

马皇后的梦境也进行到此处。

纵然贤德如她,在目睹先前几次事变时,也只是感慨悲泣。

但看到这一幕——

土木堡之变葬送大明精锐,

马皇后终于忍不住斥道:

“孽子孽孙!”

“这究竟是谁教出的孽障!”

“大明怎会出这等昏君?”

然而……

画面迅速转到北平。

土木堡之变后,

正统皇帝被俘,

数十万精锐全军覆没,死得憋屈。

瓦剌也先岂会放过良机?

他们垂涎大明的财富、兵甲与火器……

此番南下,

一路畅通无阻,直逼北平城下!

瓦剌大军……

围困北平!

他们狂妄放言:索要钱财、粮草、人口、兵甲、火器!

“用这些来换你们的废物皇帝!”

“否则今日破城!”

“大明覆灭!”

此时,

北平皇宫中,太后严辞拒绝一切条件……

残存朝臣里,

有人提议:南迁!

正当此时——

一道赤色身影闯入马皇后视野!

昔年勤学童子,已成大明重臣。

他于殿上力排众议:

“京师危殆,敢言南迁者——斩!”

“若天命亡明,请先从臣尸首踏过……”

国难当头,

终有人挺身而出!

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续大明国运二百年!

他是……于谦!

“谦儿?”

马皇后怔在原地。

若说先前,

成年后的他比幼时沉稳许多,

致使马皇后屡次未能辨认。

但这一次,

她看清了!

这不就是近日在她门下读书识字的于谦吗?

如今的他,

长须垂胸,身姿挺拔,可细看眉眼——

马皇后一眼认定:

他就是于谦!

……

“好!”

与此同时。

钟山行宫大殿中,老爷子高声喝彩。

朱棣眼中也流露出赞许之色。

“好!”

“有气节,不愧是我大明文臣!”

“宁死不屈,死也要挺直脊梁!”

“就算大军围城,就算精锐尽丧,就算天子被俘——”

“那又如何?朕有那么多儿子,儿子又有众多子孙……”

“朱家子嗣绵延,难道还挑不出一个皇帝?”

“这等祸国之君,不如战死沙场!”

“留得性命被俘,简直是奇耻大辱!”

老爷子怒斥不止,对那位被俘的皇帝极为不满。

“宠信宦官,险些葬送江山。”

“他叫什么名字?”

“朕要立下祖训,绝不准此人登基!”

虽身处梦境,老爷子胸中激愤难平。

既然得见这六百年一梦,

必要趁此记下教训,以防后患。

身旁朱彪适时提醒:“父皇,他叫朱祁镇。”

“不过依您所定族谱,朱祁镇本无机会成为大明皇帝。”

老爷子这才恍然——

此刻朱彪尚在。

而画面中所见,正是太子朱彪早逝引发的一系列变故。

他冷冷瞥向朱棣:

“看你干的好事!”

朱棣冷汗涔涔,只得推说:“终究是梦一场,醒来不必太在意。”

老爷子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