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1 / 2)

“扑棱棱”一阵翅膀声响起。

老爷子急忙转头看去,

下一刻,他满脸惊喜。

一只信鸽正停在枝头,腿上绑着一只锦囊!

“快、快!”

“把它取下来。”老爷子显然对这情形很熟悉。

朱允熥离得最近,赶紧跑上前,小心抓住信鸽,送到老爷子面前。

老爷子迅速取出锦囊,

里面正是他再熟悉不过的丹药,还有一张字条!

“来钟山行宫,入睡即可。”

……

……

“什么?”

“老头子要我去钟山行宫?”

两个时辰后,诸王馆中。

自洪武皇帝规定外藩亲王无大事不得返京后,皇城内便不再修建王府。

回京的藩王一律住在诸王馆。

此时说话的,是一名身穿宽大袍服、神情英武的中年男子。

他身旁坐着一位黑袍光头和尚。

“这又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因为太多儿子对新法三策有怨言,一起回来了,”

“老爷子不想见他们,不想听求情……”

“所以才去行宫?”

燕王朱棣皱着眉,十分不解。

黑衣和尚微笑着摇了摇头。

“燕王难道忘了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粮草和黄金那件事?”

“嗯?”燕王反问:“和这次有什么关联?”

“既然召您去,自有缘由。缘由未明,结果自然也难测。”黑衣和尚低声说道,话中似有深意。

朱棣轻笑一声,“呵!我懂你的意思。”

“但那个万一……”

燕王一挥衣袖,大笑说道:“早就没机会了!”

“相反,本王这次回京的真正目的,你应该清楚。”

燕王说着,缓缓站起身来。

这一刻,他周身仿佛流动着无可匹敌的霸气!

“既已回京,便随遇而安。”

“但本王此行,只为向朝廷要粮、要饷。”

“如今蒙元腹地生变!”

“脱古思帖木儿与其子天保奴,已死于也速迭儿之手!”

“昔日辉煌的蒙元帝国,那自诩黄金家族的血脉……”

“而今也已四分五裂!”

“广孝!”

“你可记得我们回京途中遭遇了什么?”

姚广孝似陷入回忆,声音微沉:“一支铁骑——并非也速迭儿麾下,而是一支陌生的精锐!”

“不错!”朱棣缓缓颔首。

“应天府中人,不解北疆局势。”

“但你我都清楚,一股更强大的力量正朝大明逼近。”

“我所得密报称,那是个与我大明不相上下的庞大帝国!”

“短短数十年间,它吞并了蒙元黄金家族的另一支力量,如今正是兵强马壮!”

“我大明当务之急,是先剿灭也速迭儿这新任北元大汗!”

“而后,再与那个帝国……一较高下!”

“可惜不知其疆域舆图,否则……”

朱棣轻叹一声,随即又道:

“重启北疆战事,扫平北元大汗,将本王的兵马推向北疆之北、更北之地……”

“正是本王此次回京的真正图谋!”

“本王要告诉父皇:大明并非天下唯一强国!”

“强则生,弱则亡!”

“这大明江山……”

“本王愿以燕王之身,征战至天涯海角……”

朱棣蓦然起身,雄心激荡。

他一挥袖袍,目光灼灼:

“为我大明——开拓万万里山河!”

863……

此时,不止燕王府,傅友德、蓝玉、宫中的朱允炆,乃至卧病在床的沐王……

皆已得知:

皇爷明日将赴行宫。

一时之间,

整个京城暗流涌动……

……

同一时刻,

桃园空间之内。

朱雄英缓缓吸气,

凝视眼前流转的幕幕景象。

其中,

燕王的画面最引他注目。

似乎与史册所载略有出入。

但他随即醒悟:

既然父亲已然在世,

在未触及燕王根本利益、未使其感到危机之前,

他绝不会轻易踏出那一步。

须知真实历史上,

朱允炆削藩之时,竟逼死了朱棣的同母兄弟!

这才迫得

燕王与其部众不得不反。

更值得玩味的是,

若按当时太祖留给朱允炆的底牌,

只要稳扎稳打,

本应是燕王败局已定,

而非最终攻入应天。

然而眼下,

朱彪既在,

燕王亦不愚钝。

在未动其根基之前,

他不会贸然行险。

燕王骨子里,

更愿做那驰骋沙场、饮马瀚海的征北将军!

此刻,

朱雄英静观诸象流转,

默然不语。

众人因“突然前往行宫”的消息纷纷露出惊诧之色。

朱雄英也不禁微微笑了起来。

接下来——

该进行他的第二步计划了。

名扬天下!

当然,

朱雄英也想趁此良机,试验自己新悟的造梦术——时空显影。

预言的气氛已烘托至此,

正好也让老爷子看一看,历史长河中大明未来的轨迹。

思及此处,

朱雄英阖目凝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