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1 / 2)

就在常茂三人还在琢磨时,

老爷子又开口问道:

“你们……还记得你们的大姐吗?”

只这一句,

常茂先是一愣,

随即一脸惊讶地看向老爷子:

“陛下,我们怎么敢忘!”

“从小就是大姐带着我们……”

“只是……陛下为何突然提起……大姐?”

常茂抬起头,

老爷子缓缓叹了口气,

郑重说道:“要是……咱是说要是……你们大姐还活着呢?”

“轰”的一下,

常茂三兄弟顿时呆住,愣在原地。

常茂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皇爷,这、这玩笑可开不得啊!”

“咱没跟你们开玩笑。”

说着,

老爷子拿起昨天画师绘制的五幅画像——

真迹如今在标儿那里,

他手上只有这些副本。

他将五幅画像一一展开给常茂三兄弟看,

“你们仔细看看,

有没有什么眼熟的……”

其实老爷子本来也没抱太大希望,

只是随口问问。

毕竟常遇春去世得早,

他叫来三兄弟,也只是试探一下。

可没想到,

看到其中一幅画时,

常茂三兄弟眼神一凝,

随即再也忍不住——

三个大男人眼眶一热,泪水夺眶而出。

常茂声音颤抖:

“皇……皇爷,这、这……您是从哪儿看到的?”

他指着一件东西,

“这……这匕首!”

老爷子猛地站起身。

只见常茂哽咽难言,他两个弟弟也心潮澎湃。

“这匕首……”

“是我父亲最后一次北伐南归时,带回来给大姐的礼物啊!”

常茂泪流满面,

“那是父亲唯一一次送大姐礼物,可……却没来得及送出去!”

“什么?”

……

与此同时,

在朱彪的梦境里,

含泪答应了他的常菁,

也取出了一把匕首,

低声呢喃:“父亲,菁儿答应去做太子妃,不做女将军的梦了,您也该安心了吧。”

朱彪望了过去,

只觉得有些眼熟。

下一刻,

他心头猛地一抽,

神思飘忽——

眼前的景象,随着匕首的出现,忽然光影流转。

再定睛时,

眼前已是……

大明铁骑,凯旋而归!

洪武二年,

常遇春率西路军出征。

此行从南京出发,首战直指陕西。

大元守将李思齐仅抵抗半月便败退逃往晋地。

常遇春带领李文忠紧随其后,穷追不舍,最终迫使李思齐走投无路,只能投降。

与此同时,元顺帝趁西路军远征之际,急令元军突袭北平,企图夺回旧都。

常遇春命李文忠率八万步兵、一万骑兵先行驰援。

元军闻常遇春之名,惧不敢战,仓皇北逃。

常遇春自初战起便以神力过人、武艺超群闻名,被誉为大明第一猛将。

多年征战,他战无不胜,被称为“常胜将军”,无人敢撄其锋。

元军溃逃,常遇春再率军追击,一路大胜,直破北元上都开平。

开平乃元世祖忽必烈所建,是草原上的第二大都城,更是忽必烈登基称帝、建立大元之处。

此地象征意义重大,甚至胜过元都北平。

此役被克,元军如丧家之犬,仓皇败走。

常遇春全歼敌军,缴获牛马数万,车辆物资不计其数。

这般功业,成于他四十岁、洪武二年。

他与徐达并称大明开国两大功臣。

然而南归途中,这位百胜将军却遭天意弄人。

行至柳河川,常遇春突染风疾,卧床不起。

前几日尚能力能扛鼎、舞动兵刃,如今却气息艰难。

其子常茂随军出征,原以为凯旋即可领赏,连行程封赏皆已议定。

谁料天意难测,将军奄奄一息,卧于帐中。

常遇春苦笑轻叹,对跪在床前的常茂说道:

“莫哭!我常遇春的儿子,流血不流泪。自至正十五年追随大帅南征北战,早将生死置之度外。”

“可惜未能马革裹尸,战死沙场,实属遗憾……罢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