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2 / 2)

而现在最关键的,还是眼前这件事。

他设下的局,

应当会被老爷子他们看见。

一切都会与从前的“安排”自然衔接,

顺理成章。

想到这里,

朱雄英继续凝神望去……

……

钟山,盛夏时节,连空气都是滚烫的。

然而此刻的朱允炆,却浑身冰凉。

常氏——

大明第一任太子正妃。

为何,

会出现在这儿?

此时他还不知道另一间屋子里藏着关于马皇后的线索,

更不清楚

老爷子已寻得马皇后。

所以在最初那阵如坠冰窟的寒意之后,

朱允炆很快强自镇定:

不过是一幅逼真的画像罢了!

有什么可怕?

如今坐在大明太子正妃之位上的,

是当年皇爷爷亲自扶正的娘亲——

是吕氏!

常氏?早已是过去之人!

虽这么想,

他心中仍有些慌乱。

而另一边的朱允熥,

此刻如遭雷击,怔怔地立在原地。

眼前这幅画像上的人……

是他的娘亲?

是因为生他而落下病根、他连一面都未曾见过的娘亲?

曾几何时,

在大哥与奶奶相继离去之后,

他这个大明最尊贵的正统皇孙,

却只能在东宫之中,

看着吕氏母子共享天伦。

在无数个漆黑的深夜里。

年仅四岁的他,只能在痛苦与茫然中活着。

十年过去。

他见了人,连大声说话都不敢。

即便知道,有许多人正盼着他好。

可……

他就是做不到。

“噗通”一声。

朱允熥跪倒在地,望着眼前这幅栩栩如真的人像画。

这,就是自己的娘亲吗?

明明毫无记忆,可初见第一眼,却觉得无比亲切……

“唉!”

终究……

看着这满室低沉。

老爷子沉沉一叹。

他看向朱彪,见后者已恢复了几分清醒。

再扫视这屋子。

陈设简单。

一床、一桌、两把椅子。

不像上次皇后画像那般隆重。

然而。

相框底下,却摆着几样零碎之物。

朱彪早已反应过来。

匆忙上前。

许是动作太熟,他竟控制不住力道,格外紧张。

不过。

桌上之物,略一辨认,

其实只有五样:

一枚铜镜!

一把匕首短剑!

两个玉瓶,瓶中插着枯槁难辨的植物残枝。

一缕用红绳扎起的女子发束!

还有……

最后一样,是一把长命锁。

朱彪又环顾四周,再也找不到其他东西。

“爹……”

朱彪心头发慌。

因这次与上回娘亲的情形,全然不同!

连一封说明的信都没有。

哪件有用、哪件无用,全无提示。

以至于他心乱如麻,不知如何是好。

这种情绪,以往绝不会出现在他身上。

但现在,却真切涌起。

“把能带的都带上,总归是有用的。”

“看来和之前几次一样!”

最终,还是老爷子拿定了主意。

“标儿!”

“挺起胸来,至少今天看到这些,该高兴,你明白的!”

朱彪点头。

勉强挤出一丝笑意。

“爹,只是孩儿没想到,这种事也会落到我身上。”

“想来……”

他动手收拾这些物件。

与上次相同,能带走的,一件不留。

只是。

在收起画像时——

哒!

又一封信,从画像背后滑落桌案。

朱彪心头猛喜。

连老爷子也被惊动,立刻看来。

朱允熥也顾不上伤心,连忙上前。

这一幕,让他们想起更熟悉的曾经。

朱彪迅速拆信——

“张蜉蝣那个,又走了!”

头一句,

就让老爷子与朱彪面面相觑。

这信上的字,并非从前所见那般铁画银钩、气势飞扬,

而是女子手笔,字迹娟秀。

“什么求道?什么缘法?全是骗人的?”

“若真有高人、真有缘法,元兵侵宋时,怎么无人站出来?”

“如今大明已立,天下太平,反倒能寻缘法了?”

“我呸!”

前几段,像是女子的怨言。

唯一让老爷子和朱彪在意的,是那个名字——“张蜉蝣?”

“是那位蜉蝣道人?”

果然。

看到下一句,他们顿时明白了。

“三年!”

“老娘只等你三年,再不出现,你就永远见不到老娘了!”

“是情债?”朱彪不解。

“不错。”连老爷子也点头,“如今这位蜉蝣道人的形象,倒是越来越清晰了。”

“这是他当年的故人?”

两人都陷入沉思。

很快,他们接着往下看。

这一看,朱彪拿着信的手猛地一颤——他看到了熟悉的字眼。

“别慌。”

老爷子沉声安抚,随即继续往下读。

“近日天象异变、风雨难测,明国皇城上空阴云密布,怕是要出祸事。”

“果然,跟张蜉蝣待久了,老娘也懂些玄术!”

“常太子妃,要薨了!”

“可怜啊,才生下一子,就要生死离别。世间事本就如此,生生死死,就像张蜉蝣和我,三年不见,便是生死永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