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新抉择
康复中心的夜晚,再次被顾锦城压抑的嘶吼划破。但这一次,守在他床边的宋墨涵,不再仅仅是那个凭借专业本能进行干预的医生。在周院长意味深长的提醒后,她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正行走在一条微妙的界限上——一边是医者的专业冷静,另一边是难以抑制的、对一个具体灵魂的深切共鸣。
顾锦城的病情出现突破性进展,尤其是ptSd症状的复杂化,引起了军方的高度关注。这天上午,一位身着笔挺军装、身形精干、目光锐利的年轻军官出现在了周院长的办公室。他叫张宸,上尉军衔,是顾锦城所在特种部队新任的联络官,专门负责处理因伤、因公牺牲或出现心理问题的官兵及其家属的后续事宜。
“周院长,您好。我代表部队前来看望顾锦城队长,并了解他的最新情况。”张宸敬礼后,开门见山,声音带着军人特有的干脆利落,“上级首长非常关心顾队的康复,指示我们务必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
周院长与张宸进行了深入交谈,详细介绍了顾锦城身体机能的显着恢复,以及近期在情感认知上出现的波动和随之加剧的夜间创伤应激症状。他特别提到了宋墨涵医生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但也委婉地表达了对于顾锦城情感过度依赖单一医生的担忧。
“我们理解顾队长的情况特殊。”张宸认真记录着,眉头微蹙,“他不仅是战斗英雄,更是我们许多年轻队员的精神支柱。他的彻底康复,意义重大。部队方面希望,他的治疗能更加……多元化,避免产生新的心理风险。另外,关于他记忆恢复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任务细节,也需要在可控范围内进行,确保信息安全。”
张宸的出现,为故事引入了代表“军队系统”和“现实责任”的新力量。他的关切与周院长的担忧不谋而合,暗示着顾锦城与宋墨涵之间日益紧密的关系,将开始面临外部环境的审视和潜在的压力。
就在张宸到访的当天下午,康复训练中发生了一个意外。在进行一项需要高度专注和平衡能力的器械训练时,楼下装修工地突然传来一阵急促、响亮的电钻声。这声音像一把尖刀,瞬间刺穿了顾锦城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安全感。
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到,顾锦城的动作猛地僵住,瞳孔急剧收缩,脸色刹那间变得惨白。他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定在原地,呼吸停滞,整个人如同被瞬间抽离了灵魂,只剩下躯壳在剧烈地颤抖。那不是简单的惊吓,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恐惧应激反应,是战场创伤被相似音频触发后的瞬间崩溃。
“顾锦城!”宋墨涵第一时间察觉不对,立刻示意李铮停止器械运行。她快步上前,没有贸然触碰他,而是用身体挡在他和声源方向之间,试图隔断那刺激性的声音,同时用低沉而稳定的声音呼唤他的名字,引导他回到现实:“看着我,顾锦城!听我的声音!这里是康复中心,你很安全!那是电钻声,不是枪声!呼吸,跟着我,吸气……呼气……”
李铮和其他护工也迅速围拢过来,形成一道人墙,隔绝了外界的干扰。秦天医生闻讯赶来,迅速检查了顾锦城的生命体征。
顾锦城在宋墨涵持续的、坚定的引导下,涣散的目光一点点重新凝聚。他看清了眼前满是担忧却竭力保持镇静的宋墨涵,感受到了周围人保护性的姿态。巨大的恐惧感如潮水般退去,留下的是虚脱般的无力感和一种被窥见最脆弱一面的难堪。他猛地闭上眼,牙关紧咬,额头上沁出细密的冷汗。
“心率过快,血压短暂升高,典型的急性焦虑发作。”秦天快速判断,“需要立刻休息,进行放松训练。”
这次意外,比夜晚的噩梦更具冲击力。因为它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在众目睽睽之中,赤裸裸地揭示了战争在这个硬汉身上留下的、无法轻易磨灭的烙印。顾锦城被送回病房后,陷入了长久的沉默,甚至比刚醒来时更加封闭,周身笼罩着一种近乎绝望的自我厌弃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