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焦土的星火
队伍在灼热的阳光下沉默行进。昨夜的激战与黎明的惊险仿佛被蒸发成空气中扭曲的光线,沉重地压在每个人肩头。顾锦城选择的是一条干涸的河床,嶙峋的卵石提供了些许掩护,但两侧高耸的河岸也意味着一旦被伏击,将是灭顶之灾。
宋墨涵紧跟在顾锦城身后几步之遥,目光不时落在他背部被汗水浸透的作战服上,以及他左臂上那处简单的包扎。那个黎明时分轻柔的触感,像一枚投入心湖的石子,涟漪未平,反而在寂静的行军中被无限放大。她能感觉到,某种东西在他们之间悄然改变了,不再是单纯的战友,却又被更沉重的责任和眼前严峻的形势压抑着,无法言明。
伤员李明的状况虽然稳定,但依旧虚弱,需要轮流抬着担架。法迪一瘸一拐地跟着,萨伊玛老妇人则时不时用当地语言低声安慰他,并警惕地观察着四周。队伍的气氛比之前更加凝滞。
午后,最令人担忧的情况出现了——他们的水源即将耗尽。沙漠边缘的酷热无情地榨取着每一分水分,几名队员已经出现了轻微脱水的迹象。
“队长,按这个速度,我们撑不到下一个标记点。”副队长赵磊舔了舔干裂的嘴唇,低声道。
顾锦城停下脚步,举起望远镜观察着远处一片依稀可见的绿色轮廓。那是地图上标记的一个小绿洲,也是计划中可能的补给点。但绿洲意味着生命,也往往意味着争夺和危险。
“原地休息十分钟,保持警戒。赵磊,跟我前出侦察。”顾锦城下令,声音因缺水而沙哑,却依旧沉稳。
宋墨涵立刻上前:“你的手需要换药,伤口在高温下容易感染。”她的语气带着不容拒绝的专业性。
顾锦城看了看她,没有反对,就地坐下,伸出胳膊。宋墨涵熟练地解开绷带,露出已经有些发红的伤口。她小心翼翼地清创,重新上药,动作轻柔而专注。顾锦城低头看着她纤细的手指在自己粗糙的皮肤上操作,那专注的侧脸在烈日下仿佛散发着微光,驱散了些许环境的严酷。他感到一种奇异的平静,仿佛这短暂的片刻,是血色战场中偷来的安宁。
“好了,注意别再沾水。”宋墨涵包扎完毕,轻声叮嘱。
“嗯。”顾锦城低低应了一声,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随即迅速起身,恢复了冷峻的指挥官模样,“你看好伤员和队伍。”
侦察的结果不容乐观。绿洲确实存在,但边缘有新鲜的车辙印和人为丢弃的杂物,显然有武装人员活动过的痕迹。无法判断是敌是友,规模多大。
“风险太大。”赵磊面色凝重。
顾锦城沉默着,目光扫过身后疲惫不堪、唇干舌燥的队伍,尤其是需要水分维持生命的李明,还有脸色苍白的宋墨涵。他眼神一凛,做出了决定:“不能放弃水源。改变策略,夜间接近,隐蔽取水。赵磊,你带主力在绿洲外五百米处建立防御阵地。我带一个小队渗透进去。”
“队长,太危险了!我去!”赵磊立刻反对。
“执行命令。”顾锦城的语气不容置疑,“我对渗透行动更熟悉。”他点了两名最精于潜伏的战士,其中包括那位名叫“山鹰”的侦察兵,他是在之前章节中沉默但极其可靠的老兵。
就在这时,法迪怯生生地开口:“队长……我知道绿洲后面……有一条很隐蔽的小路,可以通到水边……也许,也许能避开人。”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这个少年身上。顾锦城盯着他:“你确定?”
法迪用力点头:“我爷爷以前带我去过,是为了躲……躲‘秃鹫’的人。”
顾锦城与赵磊交换了一个眼神。这增加了不确定性,但也多了一丝希望。最终,顾锦城决定冒险采用法迪的路线,但要求萨伊玛老夫人同行,既是翻译,也是一种无形的牵制。
夜幕降临,沙漠气温骤降。顾锦城带着“山鹰”、另一名战士,以及法迪和萨伊玛,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滑向绿洲。宋墨涵留在后方阵地,心再次悬了起来。这一次,不仅仅是担忧,还有一种更深沉的牵挂。她握紧了胸前的听诊器,冰凉的金属似乎能让她保持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