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襄阳府衙前那片宽敞的演武场上,气氛微妙。一侧是甲胄鲜明、刀枪林立、肃杀无声的宋军精锐,以及得到消息赶来“看热闹”的洪七公、杨过、李莫愁、小龙女、冯默风等武林高手。另一侧,则是略显局促的蒙古使者团。
刘仲禄深吸一口气,努力维持着使节的镇定,上前一步,对着端坐于上首太师椅上的张晋躬身行礼,朗声道:“大蒙古国大汗特使刘仲禄,奉大汗之命,特来拜会张先生!”他汉语流利,礼仪周到。
张晋抬了抬眼皮,漫不经心地道:“哦?蒙哥大汗有何指教?”连“赐座”都省了。
刘仲禄心中不悦,但不敢表露,双手奉上蒙哥的亲笔信和金刀令箭:“大汗久闻先生乃世外高人,神通广大,心生仰慕。特命在下前来,表达敬意。大汗有言,先生若愿弃暗投明,归顺我大蒙古国,荣华富贵,唾手可得!大汗愿以国师之位相待,裂土封王,亦非不可!即便先生不愿出仕,只要先生承诺不再与我大蒙古为敌,大汗亦赠以重宝,礼送先生及门下远离中原这是非之地。此乃大汗信物及礼单,请先生过目。”说着,示意随从抬上几个沉甸甸的大箱子,打开一看,珠光宝气,耀眼生辉。
这番说辞,可谓极尽诱惑与威胁之能事。
场中宋军将士闻言,无不怒目而视,若非军纪严明,早已骂出声来。洪七公掏掏耳朵,嗤笑一声:“裂土封王?好大的口气!老叫花我听着都嫌臊得慌!”杨过更是冷哼一声,手握上了玄铁重剑的剑柄。
张晋却笑了,笑得让刘仲禄心里发毛。他没有去看那些金银珠宝,而是拿起那柄金刀令箭,在手里掂了掂,仿佛在掂量一块废铁。
“国师?封王?”张晋摇摇头,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嘲讽,“蒙哥大汗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刘仲禄,又瞥了一眼他身后那位一直闭目养神的吐蕃高僧达尔玛,以及一脸傲气的脱脱帖木儿,“我这个人,散漫惯了,受不得拘束。而且,我最讨厌的,就是被人威胁。”
他随手将金刀令箭扔在地上,发出“哐当”一声脆响,仿佛扔掉的是一件垃圾。
刘仲禄脸色一变:“先生这是何意?莫非瞧不起我大汗的诚意?”
“诚意?”张晋挑眉,“带着刀兵,闯入我家门,这叫诚意?还是觉得,就凭你们这几个人,能把我‘请’去草原?”他语气平淡,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让刘仲禄呼吸一窒。
这时,那吐蕃高僧达尔玛突然睁开眼,眼中精光四射,用生硬的汉语道:“张先生,贫僧达尔玛,久闻中原武功玄妙,今日得见高人,不胜荣幸。可否赐教一二,让贫僧见识一下,能引动天雷的神通,究竟何等模样?”他竟是直接发起挑战,显然想凭武力试探,甚至挽回颜面。
那蒙古千夫长脱脱帖木儿也按捺不住,傲然道:“哼!装神弄鬼!有本事真刀真枪打一场!看我蒙古勇士的弯刀,能不能斩下你的头颅!”
杨过闻言,踏前一步,怒道:“放肆!凭你也配与我师父动手?”李莫愁和小龙女也眼神一冷。
张晋却摆了摆手,示意杨过稍安勿躁。他看向达尔玛和脱脱帖木儿,脸上露出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想见识?好啊。”
他既不起身,也不运功,只是随手拿起旁边茶几上的一颗冯默风带来给他过目的、核桃大小的铁珠(震天雷外壳的测试样品),对着达尔玛面前三尺远的地面,轻轻一弹。
那铁珠悄无声息地飞出,速度并不快。
达尔玛全神戒备,以为是什么暗器,正要运功抵挡或闪避。
然而,铁珠在离地还有一尺时,张晋心念微动,一缕精纯无比的混沌法力隔空注入!
“轰!!!”
一声并不剧烈、却沉闷如雷的爆炸声猛然响起!那颗小铁珠竟瞬间爆开,化作一团灼热的火焰和冲击波,将地面炸出一个脸盆大小的浅坑,碎石四溅!距离最近的达尔玛,虽未受伤,但袈裟下摆被燎焦一片,脸上被气浪熏得乌黑,整个人被震得踉跄后退两步,满脸骇然!
而脱脱帖木儿更惨,他站得稍近,爆炸的气浪夹杂着碎石子扑面而来,他下意识挥刀格挡,却觉一股巨力传来,手中弯刀竟被震得脱手飞出!人也一屁股坐倒在地,狼狈不堪!
全场死寂!
所有人都惊呆了!包括宋军这边的人!他们知道震天雷厉害,但没想到张晋随手一弹,就能让一颗小铁珠产生如此威力!这简直是神仙手段!
刘仲禄吓得面无人色,腿一软,差点跪下去。
张晋仿佛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拍了拍手,淡淡道:“这就是你们想见识的‘天雷’。不过是最微不足道的一点小把戏罢了。真正的‘震天雷’,一颗就能将你们整个使团,连同外面那些护卫,送上西天。”
他目光重新落到瘫软在地的刘仲禄身上,语气转冷:“回去告诉蒙哥,他的‘好意’,我消受不起。襄阳城,我保定了。让他洗干净脖子,等着我送他的‘大礼’。”他顿了顿,补充道,“至于这些礼物……留下吧,正好给前线将士改善下伙食。人,可以滚了。”
刘仲禄如蒙大赦,哪里还敢多说半个字,连滚爬爬地起身,也顾不上面如土色的达尔玛和惊魂未定的脱脱帖木儿,带着剩下的人,失魂落魄地逃离了府衙,仿佛后面有厉鬼追赶。
看着蒙古使者狼狈逃窜的背影,演武场上爆发出震天的哄笑和欢呼!
洪七公笑得前仰后合:“哈哈哈!笑死老叫花了!张小兄弟,你这手‘弹指惊雷’真是太绝了!看把那群鞑子吓的!”
杨过也笑道:“师父,您这招比直接杀了他们还解气!”
黄蓉掩口轻笑:“张公子此举,不仅挫其锐气,更显我襄阳凛然不可犯之威。经此一事,蒙古军心,恐更难安稳了。”
张晋微微一笑,起身道:“跳梁小丑,徒增笑耳。诸位,备战吧,真正的恶战,不远了。”
经此一役,张晋“谪仙”之名,在蒙古军中恐怕更要与“魔神”画上等号。而襄阳军民的信心,则高涨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