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儒生(2 / 2)

虽清瘦却背脊挺直,半眯着眼打量着墨白,从容作揖。

墨白目光在他那张刀削斧剁的脸上扫过,便猜到他大概是什么样的人。

“李先生请坐。”

不等墨白询问,李文渊便蹙眉道:“方才在路上,见有女子持枪巡逻,此等牝鸡司晨之举,实在有伤风化。

女子当恪守妇道,岂可抛头露面?”

徐江在一旁点头,觉得有道理。

李文渊又道:“还有那服装厂,男女同处一室劳作,成何体统!

《礼记》有云:男女不杂坐,此乃圣人立下的规矩!”

墨白身体向后躲了躲,举人老爷唾沫横飞。

他越说越激动,花白胡须微微颤抖,指着窗外学堂方向,痛心疾首:“最令人痛心的是学堂!竟不教四书五经,反倒教些算术格物之类的奇技淫巧。

长此以往,圣学将绝啊!”

他转身对墨白深深一揖:“某不才,为光绪十六年乡试十二,恳请主持学堂,以圣人之道教化子弟,使知礼义廉耻。”

墨白一直安静听着,这时忽然问:“李先生可读过《庄子》?”

李文渊一怔:“略知一二。”

“那该记得盗跖的故事。”

墨白指尖轻叩桌面,“孔子去见盗跖,大谈尧舜文武之道。盗跖怎么说?”

李文渊胡子颤了颤,“盗跖狂悖,竟不听圣人之言。”

墨白轻笑,“盗跖说:尧舜都是假仁假义之徒,黄帝大战蚩尤,尧舜流放兄弟,成汤放桀,武王伐纣,哪个不是以臣弑君?

那是远古,近代满清以杀戮立国,可曾听过圣人之言,遵过礼义廉耻吗?”

李文渊脸色发白。

墨白接着说:“盗跖问孔子:你自称圣人之后,却两次被鲁国驱逐。

在卫国不受待见,在齐国走投无路,在陈蔡之间差点饿死。

你这套学说,对天下有何用处?

李举人,你觉得有用吗?”

“教化良民,岂是无为?墨军长眼里难道只有刀枪乎?”

“李举人,若圣人之学真能救国,我华夏何以被列强欺辱至此?

女子持枪,因为她们的父兄战死沙场;男女同工,因为我们要养活数万军民;学堂不教八股,因为孩子们要学会实实在在的本事。

您满腹经纶,却连身上这件长衫都浆洗得发硬了。

而那些您看不起的奇技淫巧,正在让百姓吃饱穿暖!”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我饱读诗书,心中自有大义,怎能和这些山野村夫同论!”

李文渊的腰板挺直,仰头望天叹息道:“外寇小邦,何足挂齿?

皆是因朝廷近年取士,不重经义,而偏重策论,以致士风不古,国势衰微。

若是天下举子皆能深谙圣学,何愁天下不定?”

墨白气笑了,“世上所谓的贤士,如伯夷、叔齐,他们辞让了孤竹国的君位,饿死在首阳山上,尸骨都无人埋葬。

鲍焦行为高洁非议世俗,抱着树木枯死。

申徒狄谏君不听,背着石头投河自尽,喂了鱼鳖。

介子推是最忠诚的,割下自己大腿的肉给文公吃,文公后来却忘了他,子推愤怒离去,抱着树木被烧死。

尾生和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女子没来,洪水来了他也不走,抱着桥柱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