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说到,王太和依照盲妻韩氏之言,在夜间出现火球的南墙根下挖掘,不料竟挖出惊天宝藏。这一挖,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话说王太和那夜用铁锹向下挖了约莫二尺深,只听“咯当”一声脆响,锹头碰上了硬物。他心中一惊,小心拨开浮土,竟露出一块青石板!揭开石板,底下赫然是一个深坑,里面满满当当地堆着黄白之物!借着微弱的灯光,王太和看得真切——那黄的是金光闪闪的马蹄金元宝,每个足有百两之重;白的是沉甸甸的官制银元宝,每个亦有二百两。宝光闪烁,几乎晃花了他的眼。
王太和心脏狂跳,几乎不敢相信。他强自镇定,只取出一个金元宝和一个银元宝作为样本,然后将石板照原样盖好,覆上泥土,仔细掩平痕迹,这才回到屋内。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成眠,既有骤得横财的狂喜,又有深恐梦境成空的忐忑,更有对这笔飞来横财来历的隐隐不安。
次日,他不动声色,先去见了岳父韩员外,只字不提金银之事,只说想将自家破屋翻修一下。韩员外疑惑道:“贤婿,你哪来的钱盖房?”王太和含糊道:“略有积攒,打算勉强对付着先盖几间。”
他随即着手准备,先定制了两个结实的大银柜,又请来木厂工头规划地基。他家的这片宅基地倒是不小。工料备齐,便即动工。王太和趁着夜间无人,悄悄将地下的金银搬运出来,藏于新做的银柜之中。待三间像样的瓦房盖好,他关起门来清点财富:金元宝整整六百个,按当时金价,每个可兑换五千两白银;银元宝四百个。总计下来,竟有超过三百万两白银的身家!一夜之间,他从一个濒临绝境的穷小子,跃升为石杭县首屈一指的巨富!
王太和用这笔钱,在本地开设银楼、绸缎庄,广置良田豪宅。乡邻皆知王太和外出归来后陡然暴富,但谁也猜不透他究竟如何发的财,只当是走了天大的财运。
家财万贯之后,王太和时常想起当年松江府那位老道为他相面之事,心中不免愤愤:“那老道危言耸听,说我‘螣蛇纹入口,主当饿死’!如今我坐拥百万家私,便是十辈子也吃用不尽,焉能饿死?真是几乎误我终身!看来这些僧道之言,尽是惑众妖言,不可轻信!”自此,他对和尚道士厌恶更深。虽他本性良善,每年冬天施粥,夏天施茶舍药,周济贫苦,唯独不斋僧、不布道,庙宇捐修一概回绝。
那么,今日他为何一见济公在影壁上的题字,便态度大变,急忙命人追回,并心甘情愿捐出万两白银呢?
只因那影壁之上,济公用潦草却力透墙背的字迹,写了两首偈诗。
第一首写道:
“昔日松江问子平,涵龄道我一身穷。
事至而今陡然富,皆因苏兴马玉容。”
第二首写道:
“梦醒更深三更无,见一红光奔正南。
揭开石板仔细看,四六黄白整一千。”
王太和读罢,如同五雷轰顶,骇然失色!“怪哉!怪哉!”他心中惊呼,“松江问卜、老道断言、苏兴还金、马玉荣避雨、乃至昨夜红光引路、掘得金银数目……这些事皆是我心底绝密,便是枕边妻子亦未尽知,这邋遢和尚如何能如数家珍,一字不差?莫非……莫非他真是活佛神仙,能知过去未来?”
想到此,他哪里还敢有半分怠慢?这才急忙命管家追回济公,敬若神明。
济公被请回府中,在王太和的书房落座。香茶奉上后,王太和屏退左右,恭敬问道:“圣僧在上,弟子愚昧。方才影壁上所言之事,皆弟子私密,圣僧何以知晓?莫非真有未卜先知之能?”
济公啃着一枚果子,笑道:“你那点事,瞒得过凡人,岂能瞒过神明?你今日巨富,看似偶然,实乃你昔日种下善因所得善果。你莫要再毁谤僧道。须知人间有至理:‘心不好,命穷苦,直到了心好命也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中途夭折了。’人若常行阴鸷之事,便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当年那老道相你,确是真才实学,你当时‘螣蛇纹入口’,确主饿死之相。然你此后拾金不昧,归还苏兴;守礼避嫌,护送马玉荣。此二事乃大善之举,积下厚德。故而你面上纹路已变,‘螣蛇纹’已通下来,转化为‘寿带纹’,主晚年福寿双全。你的命运,已因你的善行而改!”
王太和听罢,如醍醐灌顶,往日对僧道的偏见顿时冰消瓦解,起身对济公深深一揖:“弟子愚钝,今日得圣僧开示,方知因果不虚!以往多有冒犯,万望恕罪!”
济公摆摆手:“罢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若不信这命运转变之理,和尚我再给你个法子验证一番。”
王太和忙道:“弟子愿闻其详。”
济公道:“你既捐万两修桥,明日便是吉日,可即日动工。你派人抬四块大石到万缘桥旁,我在每块石头上写一句话。你派两个家人看守。头一块石头,任人观看;谁若想看第二块,须付二百两银子;看第三块,三百两;看第四块,五百两。这一千两银子,就算添作修桥的额外费用,给工人们弄点酒菜。对外只说是神仙所写,切莫提我。”
王太和将信将疑:“圣僧,这……恐怕行不通吧?谁肯花几百两银子就为瞧一块石头?即便弟子有钱,也不能如此冤大头啊。”
济公笑道:“你且依言行事,保管有人来看。若无人问津,这一万两修桥银子,和尚我替你出!”
王太和见济公如此笃定,便吩咐下去,一面在海潮寺准备厢房作为临时公馆,一面派人找来四块平整大石。济公提笔蘸墨,在每块石头上各写下一行字。石头按序放于万缘桥旁,派了得力家人看守,并放出话去:“神仙降笔,留字石上。首石白看,次石二百两,三石三百两,四石五百两。银钱用于修桥功德。”
消息传出,石杭县顿时轰动。万缘桥工地旁,看热闹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透。众人争相观看第一块石头,只见上面写着七个大字:
“不姓高来本姓梁。”
人们看了,大多莫名其妙,一笑置之。有人嘲笑王家家丁想钱想疯了,谁会花二百两银子看这么一句没头没脑的话?接连十几天,除了看第一块石头的人络绎不绝,询问第二块石头的,一个也没有。
王太和与济公在海潮寺厢房住着,每日下棋闲聊。见多日无人问津,王太和不免心急,对济公道:“圣僧,您看这……都十几天了,怕是没人会上这个当吧?”
济公悠然落下一子,道:“莫急,莫急。依和尚我看,不出五日,必有有缘人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