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慢看济公传 > 第115章 金毛海马闹差船 济公善救冯元庆

第115章 金毛海马闹差船 济公善救冯元庆(1 / 2)

钱塘江上,水波粼粼。一艘官船正顺流而下,驶向临安。船上,柴元禄、杜振英两位班头带着十名兵丁,押解着关在木笼囚车里的华云龙、田国本、邱成、杨庆四名要犯。济公和尚则悠闲地坐在船头,翘着二郎腿,看着两岸风景。

船行至一处名为“小龙口”的险要水域。此处两岸山势陡峭,河道狭窄,水流湍急,水下暗礁丛生,是出了名的险滩。船老大紧张地掌着舵,提醒众人:“各位爷,前面就是小龙口了,水流急,大家坐稳了!”

济公忽然睁开微闭的双眼,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他掐指一算,嘴角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他站起身,伸了个懒腰,对众人说:“哎呦,在船上闷得很!和尚我出个主意,咱们钓个‘公道鱼’解解闷,怎么样?”

众人好奇地问:“圣僧,什么叫‘公道鱼’?”

济公笑道:“我这钓鱼,不用网,也不用钩。你们给我找根结实的长绳子来,我在一头拴个活套,扔进水里。然后我念动咒语,叫那鱼儿自己钻到套子里来!咱们钓一条百十来斤的大鱼,晚上炖了吃,岂不美哉?”

众人将信将疑,但还是找来一根粗长的麻绳。济公在绳头熟练地打了个活结套索,又绑了块石头增加重量,然后“扑通”一声将绳子抛入江中。

只见济公双手合十,对着江水念念有词:“进去进去!乖鱼儿,快进套里来!”

船上的兵丁和柴、杜二人都觉得好笑,心想这和尚又在故弄玄虚。谁知济公念完咒,对众人说:“成了!快帮我拉绳子!沉得很,肯定是条大鱼!”

几个兵丁半信半疑地上前帮忙拉绳。果然,绳子入手极其沉重!众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水里的“东西”拉上船来。定睛一看,所有人都吓了一跳!拉上来的根本不是鱼,而是一个穿着水靠、戴着分水鱼皮帽的汉子!这人三十多岁年纪,黄脸膛,此刻像条落网之鱼般在甲板上挣扎!

济公笑道:“瞧瞧!我说是‘公道鱼’吧?这‘鱼’还挺肥!来呀,给我捆上!”

兵丁们七手八脚将这水鬼捆了个结实。济公又说:“别急,水里还有一条!”说着又把绳子抛入水中,再次念咒。不一会儿,果然又拉上来一个白脸膛的水鬼,同样打扮!也被捆了起来。

书中交代,这二人是何来历?原来,此前被济公放走的姚殿光、雷天化,逃走后心有不甘,跑到陆阳山搬救兵。他们找到了四个水性极好的江洋大盗:金毛海马孙得亮、火腿江猪孙得明、水夜叉韩龙、浪里钻韩庆。这四人常年在水上作案,本领高强。姚、雷二人探听到济公押解华云龙走水路,便请这四人在小龙口设伏,准备抢劫囚车。

方才,孙得亮、孙得明二人作为先锋,潜入水底,准备凿穿船底。谁知刚靠近官船,就觉一股无形吸力传来,身不由己地就被套索套住,硬生生被拉上了船!二人心中骇然,不知中了什么妖法。

济公看着被捆的二人,笑道:“你们这些水耗子,胆子不小啊!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劫掠官船!报上名来!干什么的?”

孙得亮、孙得明知道遇上了高人,不敢隐瞒,如实报了姓名,并哀求道:“师父饶命!我二人是一时糊涂,被朋友怂恿而来!求师父大发慈悲,饶我等性命!我二人情愿拜您为师,改邪归正!”

济公眯着眼问:“我若放了你们,你们还来不来捣乱?”

孙得亮连忙道:“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那我若有事差遣你们,你们听不听?”

“万死不辞!师父但有差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济公点点头:“既然如此,和尚我就发发慈悲。”他亲手给二人松了绑,又附耳低声吩咐了一番。二人听得连连点头,对济公磕了几个头,转身跳入江中,消失不见。

柴元禄、杜振英看得目瞪口呆,上前问道:“师父,您就这么放了他们?万一他们再去搬救兵来劫船怎么办?”

济公摆摆手:“放心放心!和尚我自有道理。这两人已被我收服,不会再来了。剩下的韩龙、韩庆,也会得到消息,不敢妄动。咱们可以安心赶路了。”

果然,此后几日,船行平稳,再无贼人骚扰。不一日,官船已近临安。远远望见钱塘江口,码头繁华,人烟稠密。

济公对柴、杜二人说:“眼看就到临安了。和尚我有点私事,要先走一步。你们押着囚车随后进城,到知府衙门交割。”

柴元禄急忙道:“师父!您可不能走!这一路全仗您老人家法力护持!您若走了,万一再出什么岔子,我等如何担当得起?”

杜振英也劝:“是啊师父!临安城鱼龙混杂,眼看大功告成,您可不能撇下我们啊!”

济公笑道:“两个傻小子!放心吧!该来的麻烦已经过去,前面一路平安。即便真有什么小事,和尚我也能算到,随时会来帮你们。你们只管放心押解,到了知府衙门,领了赏银,回家好好过日子去!”说罢,也不等二人再劝,身形一晃,已如一片落叶般飘下船去,脚踏江水,如履平地,转眼就上了岸,消失在人群之中。

柴、杜二人知他神通广大,不敢强留,只得继续押船前行。

济公上了岸,施展缩地成寸的法术,不多时便来到临安城东的钱塘门。刚进城门口,就见前面人声嘈杂,锣声开道。一队官差押着一个戴着手铐脚镣的犯人迎面走来。后面还跟着一群百姓,男女老少皆有,哭哭啼啼,甚是凄惨。

济公定睛一看那犯人,只见他面色惨白,衣衫褴褛,身上带着刑伤,但眉宇间却有一股耿直之气,不似奸恶之徒。济公再运佛眼观其气运,只见他头顶虽有黑气笼罩(主牢狱之灾),但其中却透着一丝白光(主清白冤屈),绝非大奸大恶之相。

济公心中一动,掐指一算,已然明了前因后果。他暗叹一声:“阿弥陀佛!如此良善之人,竟遭此不白之冤!和尚我若不管,只怕他就要屈死在云阳市口,刀下做那枉死之鬼!我佛慈悲,岂能见死不救?”

想罢,济公迈步上前,拦住官差去路,打个稽首道:“各位差爷辛苦!请问这位兄台所犯何罪,要劳动诸位大驾押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