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慢看济公传 > 第25章 尹春香烟花遇圣僧 赵文会见诗施侧隐

第25章 尹春香烟花遇圣僧 赵文会见诗施侧隐(2 / 2)

掀帘进屋,但见屋内布置更是清雅。北墙上挂着四幅条屏:

第一幅画一女子倚门而立,门外五六个男子驻足观望。题诗云:

\"一緺凤髻绿如云,八字牙梳白似银,欹倚门前翘首立,往来多少断肠人。\"

第二幅画一女子对镜梳妆,一男子作势欲走,女子伸手似要挽留。题诗云:

\"姻缘本是百年期,相思日久岂肯离,描神画形传体态,二人心事二人知。\"

第三幅画一女子与一公子执手相望,似要同寝。题诗云:

\"欲砌雕栏花两技,相逢却是未开时,姣姿未货风和两,嘱咐东君好护持。\"

第四幅画床帐半掩,男女相拥而眠。题诗云:

\"驾风相交颠倒颠,五陵春色会神仙,轻回杏脸金钗坠,浅扫峨眉云鬓偏。\"

两旁的对联是:\"室贮金钗十二,门迎珠履三千。\"

济公仔细看了这四幅画,又看看那对联,忽然嘿嘿一笑,对苏北山和赵文会说:\"这屋子倒是别有洞天。只是不知这'金钗十二'、'珠履三千',是实指还是虚指?\"

正说笑间,老鸨已到里间通报。只听里面传来一个清脆婉转的声音:\"原来是贵客临门,奴家这就出来相见。\"

帘栊轻响,一位素衣女子袅袅而出。但见她云鬓半偏,不施脂粉,却自有一种天然风韵;眉宇间带着淡淡的忧愁,更显得楚楚动人。虽是布衣素服,却掩不住那份官家小姐的端庄气质。

尹春香向苏北山和赵文会盈盈一礼,抬头时目光扫过济公,见他虽衣衫褴褛却气度不凡,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但还是礼貌地点头致意。

济公看着她,忽然收起嬉笑之色,轻轻叹了口气,喃喃道:\"果然是'对人欢喜背人悲'...这烟花巷里,竟藏着这样一位奇女子。\"

尹春香听到济公念出她诗中的句子,娇躯微微一颤,抬头深深看了济公一眼,眼中已有泪光闪动...

苏北山和赵文会见尹春香果然气质不凡,不似寻常风尘女子,心中更是怜惜。苏北山温声道:\"尹姑娘,你的遭遇我等已略知一二。不知姑娘今后有何打算?\"

尹春香轻拭眼角,声音虽轻却坚定:\"奴家不幸落难至此,但求保全清白之身。若蒙哪位善人相助赎身,奴家愿为奴为婢,报答恩情。\"

赵文会点头道:\"姑娘放心,我等既知此事,断不会坐视不理。\"他转向老鸨,\"这位妈妈,尹姑娘的赎身银是多少?你开个价吧。\"

老鸨眼珠一转,陪笑道:\"赵老爷,苏老爷,您二位是明白人。这尹姑娘可是我花了大价钱买来的,又这般品貌...若要赎身,少说也得这个数。\"她伸出五指晃了晃。

\"五百两?\"苏北山皱眉。

\"哎哟苏老爷,您说笑了!是五千两!\"老鸨堆着笑,\"这还看在你二位老爷的面子上呢!\"

\"五千两?\"赵文会脸色一沉,\"妈妈这价开得未免太高了!据我所知,你买来时才三百五十两,这才几天工夫,就敢要五千两?\"

老鸨却不慌不忙:\"老爷有所不知,这尹姑娘来了之后,我是好吃好喝伺候着,一点委屈没让她受。再说,以她的品貌,若是肯接客,莫说五千两,就是五万两也赚得回来!我现在是忍痛割爱啊!\"

双方正在讨价还价,济公却在一旁闲闲地踱步,东看看西瞧瞧,忽然在墙边一个书架前停下。书架上摆着几本书籍,他随手抽出一本,翻了几页,忽然\"咦\"了一声。

\"尹姑娘,\"济公转身问道,\"这书架上的《女诫》、《列女传》,可是你在读?\"

尹春香微微颔首:\"闲暇时翻看,聊以自慰。\"

济公点点头,又指着墙上挂的一幅水墨兰花图:\"这画也是姑娘的手笔?\"

\"信手涂鸦,让师父见笑了。\"

济公仔细看那画,但见几笔兰草疏疏落落,却自有一股清雅之气,题款是一首小诗:\"幽谷生兰草,无人亦自芳。宁为霜下死,不作槛中香。\"

\"好一个'宁为霜下死,不作槛中香'!\"济公击节赞叹,\"姑娘果然不是寻常女子。\"

他转身对老鸨道:\"妈妈,你可知这尹姑娘为何值钱?不是因她的品貌,而是因她的才情与气节。这样的女子,你让她沦落风尘,岂不是暴殄天物?依俺看,五百两赎身银,已是给你天大的面子了!\"

老鸨还要争辩,济公却从破僧袖里摸出一张银票,拍在桌上:\"这是一千两银票,五百两给尹姑娘赎身,另外五百两...算是给你这院里的姑娘们添些衣裳首饰,积点阴德罢!\"

这一下,不仅老鸨愣住了,连苏北山和赵文会都吃了一惊。他们都知道济公平日不事生产,哪来这许多银子?

济公看出他们的疑惑,嘿嘿一笑:\"这是秦相给俺的茶钱,俺留着也无用,正好用在刀刃上。\"

老鸨看着那张货真价实的银票,又看看济公不容置疑的神情,知道这和尚来历不凡,不敢再争,只得赔笑收下:\"既然圣僧开口,老身岂敢不从?这就给尹姑娘取卖身契来。\"

不一会儿,卖身契取来。济公接过,看也不看,直接递给尹春香:\"姑娘,从今往后,你就是自由身了。\"

尹春香接过那张轻飘飘的纸,却觉得有千钧之重。她看着济公,眼中泪水终于滚落下来,盈盈拜倒:\"圣僧大恩,春香没齿难忘!\"

济公扶起她,正色道:\"姑娘不必多礼。俺救你,不是图你报答,而是敬你的气节。只是你如今孤身一人,可有去处?\"

尹春香黯然摇头:\"京城举目无亲...\"

苏北山接口道:\"姑娘若是不嫌弃,可暂住舍下。内人早逝,舍下只有小女一人,正缺个伴读。姑娘才学不凡,可否教导小女读书识字?\"

尹春香感激不尽,连忙道谢。

事情既已安排妥当,三人便带着尹春香离开这是非之地。走出烟花巷时,已是夜深人静。月光如水,洒在青石板上。

尹春香回头望了望那依旧灯火通明的勾栏院,轻声道:\"今日得遇贵人,恍如重生。\"

济公摇着破扇子,悠悠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姑娘今日跳出火坑,往后好自为之。\"

四人走在寂静的街道上,月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这一夜,对尹春香来说,无疑是人生的转折点。而对济公来说,这不过是他游戏人间、随手结下的又一桩善缘罢了。

将尹春香安顿在苏府后,济公婉拒了苏北山留宿的邀请,独自一人晃晃悠悠地走向灵隐寺。夜色中,他那破旧的僧袍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哼唱的小调随风飘散:

\"红尘滚滚几时休,烟花巷里度春秋。

谁料贫僧伸援手,一朵莲花出浊流。

哈哈哈,妙哉妙哉!\"

这笑声在夜空中回荡,带着几分洒脱,几分慈悲,还有几分只有他自己才懂的禅机。